今天跟大家聊聊我最近鼓捣的肥料盐值标准那点事儿,纯属个人经验,大家图一乐呵。
事情是这样的,前阵子我那块地,种啥都不太得劲,老蔫不拉几的。一开始我以为是缺水,后来发现土都板结,浇水都渗不下去。我就寻思着,这八成是盐碱化。
我就开始琢磨,得治治这盐碱地!上网查查,说是肥料用多,盐分积累,就容易盐碱化。我这几年为追求高产,化肥是没少用,看来是过犹不及。
那咋办?得知道肥料的盐值是个啥玩意儿? 我就找资料,啃书本,大概明白,肥料盐值就是说这肥料撒到地里,增加土壤盐分的程度。盐值越高,土壤越容易盐碱化。
- 我就开始盘算,要怎么选肥料才能不让地里的盐分蹭蹭涨?
- 我把之前用的高浓度复合肥给停。
- 这玩意儿效果是快,但盐值也高,长期用肯定不行。
然后我就开始研究各种肥料的成分表。
重点看 看氮、磷、钾的总含量,还有就是看有没有啥氯、钠这些东西。一般来说,含量越高,盐值也就越高。含氯的肥料,像氯化钾、氯化铵啥的,我就尽量不用,除非是特别缺钾的地块才考虑少量用。
我还专门去农资店转好几圈,跟那些卖肥料的师傅们唠嗑,问他们哪些肥料盐值比较低。他们也给我推荐一些,像是生物有机肥、腐殖酸肥料啥的。这些肥料不仅能提供养分,还能改良土壤结构,降低盐碱化风险。
我开始调整施肥方式。以前我都是一股脑地把肥料撒到地里,现在我改成少量多次,配合着灌溉一起施。这样能让肥料更均匀地分布在土壤里,减少局部盐分积累。
我还学着人家搞起测土配方施肥。就是把土壤送到专业的机构去检测,看看缺啥元素,然后根据检测结果来选择肥料,缺啥补不多用,也不少用。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肥料的浪费,也能降低盐碱化的风险。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效果还真不错。地里的土慢慢松软起来,种的菜也精神多。虽然产量可能不如以前那么高,但起码能保证可持续发展,以后还能接着种。
总结一下我的经验: 选肥料要看盐值,尽量选低盐的;施肥要少量多次,配合灌溉;最好搞个测土配方施肥,缺啥补希望我的这些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让咱们的地都越来越肥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