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唠唠我自个儿捣鼓芦荟水当肥料这事儿。
起因挺简单的,就是家里那盆芦荟长得太疯,老叶子贼厚,新叶子又顶出来不少,看着有点挤。有天瞧着实在碍眼,就顺手掰几根最底下的老叶子下来。扔怪可惜的,放那儿也没用,就想起以前好像在哪儿听人说过,这玩意儿能弄水浇花。
动手搞起来
手头没啥高级工具。啥榨汁机?没有。就一把菜刀,一个旧碗,一块纱布。
- 第一步:先把掰下来的芦荟叶子洗干净,主要是外面那层灰。
- 第二步:用刀把芦荟两边的刺剌剌给削,然后把皮也剥掉,就留下里面那透明的、黏糊糊的肉。弄得满手都是黏液,滑溜溜的。
- 第三步:把芦荟肉切成小块,扔碗里,找个勺子或者擀面杖啥的,使劲捣!捣成烂泥巴糊糊那样。这步有点费劲,那玩意儿韧性还挺强。
- 第四步:捣得差不多,看着黏稠得很。我估摸着这肯定不能直接用,太“补”容易烧根。就往碗里兑水,兑多少?我也没量,就凭感觉,大概是弄出来那点芦荟糊糊体积的几十倍水,搅和匀,看着就是稍微有点稠度的淡绿色水。我记得有人说1比100,有人说1比30,我就取个大概齐,宁稀勿浓嘛
- 第五步:找块干净的纱布(就是蒸馒头那种),把兑好水的芦荟糊糊过滤一下,把那些没捣碎的渣子滤掉。这样浇的时候不容易堵住土,也好看点。滤出来的水,就是我要的“芦荟液肥”。
浇花实践
弄好就得用。我一般是早上或者傍晚弄这个,大中午太阳晒着,浇啥水都不太就拎着这碗“特制肥水”,给我阳台上那几盆绿萝、吊兰啥的浇点。也没浇透,就是在盆边土上浇一圈,离根远点儿。
注意,这玩意儿我就是偶尔用一次,大概一个月最多搞一回。平时浇水还是老规矩,土干再浇,别没事就瞎浇水,芦荟本身就是耐旱的,用它的汁液也得想着植物习性。
效果咋样?
要说效果多神奇,那真是吹牛。用一两次后,感觉叶子好像是比以前稍微油亮点?心理作用也说不定,哈哈。反正那几盆花没出啥毛病,没黄叶也没烂根,长得还挺正常的。
我觉得,这芦荟水主要就是图个废物利用,给土里补充点它自带的那些东西,肯定比不上买的专用肥料效果快。但自个儿动手弄弄,看着那些掰下来的叶子没浪费,也挺有意思的。
你要是家里芦荟也泛滥成灾,或者就是想找点事干,可以试试。成本基本为零,就是费点功夫。记得一定要兑很多水稀释,别弄巧成拙把花给“补”坏。就当是给平淡养花生活加点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