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这几年在稻田里折腾肥料的事儿,纯属个人经验,不一定科学,大家随便听听,觉得有用就拿去,没用就当听个乐呵。
话说我老家那块地,土质那叫一个贫瘠,种啥都不长,后来琢磨着种水稻,想着好歹能填饱肚子。刚开始啥也不懂,就随便撒点化肥,结果稻子是长,但是产量那叫一个惨淡,一年到头累死累活,收的米还不够自己吃的。
后来我就开始琢磨,这肥料到底该怎么用?我先是去请教村里的老农,他们说要多施磷肥,再配合点氮肥和钾肥,比例大概是磷肥30-50公斤,氮肥35-40公斤,钾肥45-60公斤。我就照着这个比例去买肥料,还特意买磷酸二铵,在插秧前撒到苗床上,想着让稻苗早点扎根。
但是效果还是不咋地,我就开始怀疑是不是肥料的问题。我就开始在网上查资料,又去图书馆借书看,才知道原来施肥还要看土壤的情况。我那块地,有机质含量太低,保水保肥能力差,光靠化肥肯定不行。
我就开始改良土壤,到处收集猪粪、牛粪,还有一些烂菜叶、秸秆啥的,堆在一起沤肥。等沤熟之后,就撒到稻田里当底肥。别说,这有机肥还真管用,土壤慢慢变得疏松肥沃,稻苗也比以前壮实多。
光有底肥还不够,水稻生长过程中还需要追肥。我根据稻子的生长情况,分几次追肥。第一次是分蘖期,主要施氮肥,促进稻苗分蘖;第二次是拔节期,氮肥比例稍微减少,增加磷钾肥,促进穗的形成;第三次是孕穗期,主要施钾肥,增加籽粒的饱满度。每次追肥的量我都控制得比较严格,怕一次施太多烧苗。
我还注意到,水稻除氮磷钾之外,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比如硅、锌啥的。我就买些含有这些微量元素的叶面肥,在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喷洒,效果也还不错。
这几年下来,我总结一些经验:
- 底肥一定要足,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化肥,改良土壤,为稻苗的生长打好基础。
- 追肥要适量,根据稻子的生长情况分几次追肥,不要一次施太多,以免烧苗。
- 注意微量元素的补充,水稻生长需要多种营养元素,不能只关注氮磷钾。
- 勤观察,多下田看看稻子的长势,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施肥方案。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每个地方的土壤情况不一样,水稻品种不一样,施肥方案也要有所调整。最重要的是多学习,多实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现在我家的稻田,产量一年比一年高,收的米也越来越好吃。看着金灿灿的稻穗,心里那叫一个美滋滋。种地虽然辛苦,但是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