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捣鼓有机肥料加工设备这点事儿。纯粹是自己的实践记录,说得不好大家多担待。
为啥要搞这个?
就是家里有点地,加上周围邻居也有不少种东西的,农家肥那套老办法,效率低,气味也大。我就寻思着,能不能整个现代点的法子,弄点好用的有机肥出来,自己用,也能给邻居匀点。上网一顿瞎看,发现这玩意儿还有专门的设备,就动心思。
摸索阶段:先弄明白要啥
真开始研究设备,才发现里面门道还不少。不是说买个机器就完事儿。
- 第一步,得想明白要搞多大摊子。 我就盘算着,一年大概能处理多少原料,比如几吨几十吨的鸡粪、猪粪、秸秆这些。这决定你买的设备得是多大号的,不能小马拉大车,也不能大炮打蚊子不是?我当时就估摸着自家和周边几个朋友的需求,定个大概的吨位。
- 第二步,琢磨做出来的肥料是啥样的。 是粉末状的?还是圆溜溜的颗粒?或者是那种扁圆的?这直接关系到后面选哪种造粒机。我看我们这边市场上,颗粒肥比较受欢迎,拿着方便,撒着也均匀。所以目标就锁定颗粒状。
- 第三步,就是看兜里有多少钱,决定设备的配置水平。 设备这东西,一分钱一分货。想要省心省力,自动化程度高的,比如自动配料、自动包装啥的,那肯定就贵。要是预算有限,那就得多上点人工,买基础点的配置。我一开始也是抠抠搜搜,想着先弄个基础的跑起来再说。
- 第四步,弄清楚主要做哪种肥。 纯有机肥?还是加点别的元素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或者带菌种的生物有机肥?不同的肥料,对设备的要求也不太一样。比如生物有机肥,有些菌怕高温,那干燥的时候就得注意温度。我主要还是想搞纯有机的,原料来源比较单一,处理起来相对简单点。
动手开干:设备到位与调试
定好大概方向,就开始找设备、下单。
设备拉回来可不是插电就用。 是原料处理。我收来的那些个农家废料,水分含量都挺高,黏糊糊的。不先处理下不行,直接进后面的设备容易堵,效果也不先得有个法子把一部分水去掉,或者通过加干料调节。有时候大块的还得先粉碎,我弄个小型的粉碎机,把那些秸秆、大块粪便打碎,这样发酵起来快,也均匀。
然后是核心的发酵环节。这个我没上太复杂的设备,主要是建几个发酵槽,配合一个翻堆机。这翻堆机是真省事,定时去翻一翻,让料堆充分接触空气,加速发酵腐熟,不然光靠人工拿叉子翻,那得累死个人。
发酵好之后,就到造粒的关键步骤。根据之前定的目标,我选的是一种圆盘造粒机。这玩意儿看着简单,操作起来学问不小。主要是控制物料的湿度和盘子的转速、角度。刚开始弄的时候,要么是粉尘满天飞,要么就是粘在盘子上出不来球,要么就是颗粒大小不一。我可是蹲在那儿调试好几天,一点点试,加多少水,盘子斜多少度,转多快,才慢慢摸索出合适的参数,能稳定地产出差不多大小的颗粒。
造粒之后,颗粒还比较湿软,得干燥冷却。我又配个小型的烘干机和冷却机。烘干温度不能太高,不然有机质容易烧掉。冷却之后,再过个筛子,把太大或者太小的筛掉,剩下的就是成品。
是包装。一开始图省事,直接用编织袋,人工装袋、称重、封口。后来产量稍微上来点,觉得太慢,咬咬牙加个半自动的包装秤,这才感觉效率提高不少。
搞定收工与心得
现在这套小设备跑起来,虽然比不上那些大厂的流水线,但自己用、分给邻里乡亲是足够。做出来的肥,效果确实比直接用生粪好多,地也肥,味儿也小。
整个过程下来,最大的感触就是,实践出真知。 网上看再多资料,不如自己动手试一试。设备选型得结合自己实际情况,不能盲目追求高大上。调试过程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得有耐心一点点解决。还有就是,安全第一,操作这些机器,一定要注意安全规范,别图省事出岔子。
这回捣鼓有机肥料加工设备,虽然累点,但看着一堆堆废料变成有用的肥料,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也算是给自己和乡亲们办件实事。今天就先分享到这,希望能给同样有想法的朋友一点点参考。
添加微信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