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农产品用肥的事儿,我可是实打实地折腾好一阵子。我也是图省事,就用市面上常见的那些化肥,撒下去见效快,苗是长得噌噌的。
但是,问题慢慢就出来。
用几年,感觉那地,是越来越没劲儿,有点板结,就是硬邦邦的。下的雨,水都渗不下去。而且种出来的东西,老觉得味道差点意思,不像小时候吃的那种有滋有味的。邻居老大哥也说,老用化肥,地力都给掏空。
寻思着得换个法子
我就琢磨,不能老这样下去。听人说,用农家肥就是咱自家或者附近养殖场弄出来的那些鸡粪、猪粪啥的。说这玩意儿不仅能给庄稼提供营养,还能改良那硬邦邦的土。我想着这法子老祖宗传下来的,肯定有它的道理,就决定试试。
搞肥料去
第一步,得弄到肥料。我找附近一个养鸡的朋友,跟他说我的想法。他那儿鸡粪多得是,正愁没地方处理。我就开着我的小三轮,跑好几趟,吭哧吭哧地拉回来一大堆。那味道,真挺上头的。
关键一步:沤肥
拉回来不能直接用,人家说,新鲜粪便“烧”苗,劲儿太大。得先把它弄熟,也就是沤肥。我就在我家地头选个角落,挖个不算太深的坑,把鸡粪倒进去,还掺些地里拔的杂草、烂菜叶子,还有一些土。
这一步,耐心很重要。
得定期给它翻腾翻腾,让里面空气流通,这样才能发酵得还得保持一定的湿度,太干不行,太湿也不行。我就隔三差五去看看,用叉子给它翻个个儿。这个过程得持续一段时间,少说也得两三个月,急不来。等它颜色变深,没啥臭味,摸上去松松软软的,这就算沤好。
终于能下地
等到开春,准备种地的时候,我就把沤好的农家肥给弄出来。那家伙,跟之前拉回来的时候完全不一样,黑乎乎的,闻着有股土腥味,不难闻。我把它均匀地撒在地里,然后用旋耕机给它翻到土里去,让肥料和土充分混在一起。
这活儿可比撒化肥累多。
撒化肥,背个桶,走一圈就完事儿。这农家肥,得一车一车运到地里,再一锹一锹撒开,然后还得翻地,确实是费力气。
看看效果咋样
刚开始那一季,效果没那么明显。庄稼长得也还行,但没觉得比用化肥强多少。但是,我发现地里的土好像松快多,不像以前那么硬,浇水的时候,水能很快渗下去。
真正看到变化,是第二年、第三年。
坚持用两三年农家肥之后,感觉地是真的“活”过来。土变得黑油油的,抓一把在手里,松软得很。蚯蚓也多起来,这可是好现象,说明土壤环境好。而且种出来的蔬菜、粮食,那味道,真就不一样,吃着就是香甜。产量嘛也没落下,甚至感觉更稳当,不容易生病。
一点体会
现在回过头看,当初决定用农家肥,这步是走对。虽然过程麻烦点,累点,还得忍受前期的味道,但看到地越来越种出来的东西越来越有味儿,心里头踏实。
这玩意儿不像化肥那么立竿见影,是个慢功夫,养地需要时间。但从长远看,对土地对咱种的东西也我觉得这折腾,值!以后,我还是会坚持用这老法子,农家肥,确实是个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