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养花,肥料这块儿真是个事儿。市面上肥料五花八门,看着都挺但咱过日子嘛能省则省,而且老琢磨着怎么把家里的东西利用起来,搞点环保啥的。琢磨来琢磨去,就盯上咱每天都得产生的“宝贝”——淘米水,我管这叫“饭肥料”。
也是听老一辈人念叨过,说淘米水浇花咱家天天做饭,那淘米水哗哗地流,倒多可惜。我就寻思着,试试呗,反正是废物利用,也没啥成本。
我的实践过程
我就是把当天淘米的头一两遍水留下来,直接就往花盆里浇。你猜怎么着?时间一长,发现土上面结一层白乎乎的东西,还有点不好闻的味道,感觉土都板结。有几盆长得好像还不如以前。那时候心里就犯嘀咕,这方法到底行不行?
后来上网扒拉扒拉,也问问小区里养花厉害的大爷大妈,才知道这淘米水不能直接用!得让它“熟”一下,也就是发酵。
知道门道,我就开始我的正式“饭肥料”制作实践:
- 收集家伙事儿:我专门找个大点的塑料油桶,以前装食用油的那种,洗干净。也有用大号可乐瓶的,都行,只要能密封就行。
- 攒水:每天淘米的水,就灌到这个桶里。注意,别灌太满,留点空间给它发酵产气。
- 发酵是关键:把盖子拧上,但不要拧得死死的,稍微松一点,或者隔三差五地松开一下放放气,不然里面气压太高容易炸。然后就把它放到角落里,阳台角落或者不碍事的地方,让它自己慢慢发酵。这过程会有点味道,尤其是夏天,温度高发酵快,那味道,确实有点上头,所以最好放室外或者通风好的地方。
- 判断“熟”没熟:啥时候算没个准日子,看天气。夏天快一些,可能一两个礼拜;冬天慢,可能得个把月。看到水变浑浊,底下有点沉淀,闻起来是那种酸酸馊馊的味道(忍着点!),差不多就行。
- 兑水使用:发酵好的淘米水是浓缩肥料,劲儿大,千万不能直接浇!用的时候,必须大量兑水稀释。我一般是按照1份发酵水兑10份甚至更多的清水来用,具体比例看花的情况,刚开始兑稀点总没错。
- 开浇:稀释好,就可以像平时浇水一样,沿着花盆边慢慢浇下去,浇透。注意别浇到叶子上,尤其是毛茸茸叶子的那种花。
效果怎么样?
自从用这个发酵稀释过的“饭肥料”,感觉效果还是挺明显的。家里的绿萝、吊兰这些观叶植物,叶子绿得发亮,长得也快。像月季、茉莉这些开花的,感觉花苞也多点,虽然不能说完全靠它,但肯定是有帮助的。土壤也没出现板结的情况,反而感觉松快些。
这“饭肥料”也不是万能的,它主要是补充点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对于一些需要特定肥料的花,还得另外补充。而且这玩意儿味道确实是个小问题,虽然稀释后好很多,但还是建议在通风好的时候用。
这个“饭肥料”实践下来,我个人觉得挺成功,挺实用。也不是啥高科技,就是老一辈传下来的土办法,省钱又环保,把家里的“废水”变成养花的“营养液”,看着自己养的花草长得精神,心里也挺得劲儿的。分享给大家,有兴趣的也可以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