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捣鼓的一件事儿,就是关于肥料里头那个“钠”的事儿。
起因是啥?
事情是这样的,前阵子我侍弄阳台上那几盆番茄,总感觉长得没以前旺,叶子边儿有点发黄发干,也不像是缺水或者缺肥(我常规的氮磷钾可没少给),也不是虫子闹的。我就纳闷,这是咋回事?土看着也有点板结,浇水下去渗得慢。
开始琢磨
我也没往深想。后来有次买肥料,顺手拿起包装袋瞎看,看到成分表后面一堆杂七杂八的微量元素啥的,突然瞅见一个“钠”字,含量还不低。我心里咯噔一下,以前光注意氮磷钾,这钠是个啥玩意儿?对植物有好处吗?
我就去网上扒拉一下,又问问农资店老板。这一解才知道,这玩意儿还真不是啥好东西,尤其是量多以后。
实践中的发现
我回想一下,之前图省事,用过一阵子促销的复合肥,当时没细看成分。我估摸着,八成就是那批肥料惹的祸。你想,钠多,不就跟咱们吃的盐(氯化钠)有点类似嘛地里盐分一高,那土能不板结吗?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都困难,可不就长不好嘛
这钠离子多,对植物的几个坏处,我算是体会到:
- 土壤容易变硬,透气性差,就是我说的板结。
- 根系吸水困难,明明浇水,植物看着还是蔫蔫的。
- 浓度太高,还可能直接毒害植物,烧根烧苗,叶子边缘发枯发黄就是症状。
- 长期用含钠高的肥料,土壤还可能盐碱化,那就更麻烦,地都种不东西。
咋办?
知道问题所在,就得想办法解决。我赶紧停用那款疑似有问题的肥料。
然后,就是“洗盐”。我加大浇水量,每次都浇透,让多余的水从盆底流出去,想着能把土壤里头过多的钠给冲走一部分。这招儿得慢慢来,不能一次淹死。
我还往土里掺点自己沤的腐熟有机肥,比如蚯蚓粪啥的,希望能改善下土壤结构,增加点透气性,让根系舒服点。
后面再买肥料,我就特别留意,尽量选那些明确标注低钠或者不含钠的,贵点也认,总比把植物折腾死、把土搞坏强。
结果与反思
这么折腾大概半个多月,那几盆番茄看着是缓过来一点,新叶子看着精神多。土壤板结的情况也有所缓解。
这事儿算是给我提个醒,弄这些花花草草、蔬菜瓜果,不能光看热闹,也不能只盯着氮磷钾这老三样。肥料里的这些“旁门左道”成分,有时候影响也挺大。特别是像钠这种,平时不注意,一旦超标,真是挺坑人的。
分享出来也是希望大家伙儿以后多留个心眼,买肥料的时候,不妨多瞅瞅成分表,对这个“钠”含量,心里得有点数。别辛辛苦苦种半天,让这玩意儿给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