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跟大家聊聊我自个儿用这水溶性肥料的一些经历和想法。也不是啥高深的技术,就是我自个儿在园子里捣鼓的一点实践记录。
最初为啥用这玩意儿?
我也就是用那种普通的复合肥,撒在地里,然后浇水。有时候感觉效果慢,特别是想给长得蔫唧的菜花补一补的时候,感觉跟不上趟。后来听人说有种叫水溶肥的东西,兑水就能用,吸收快,我就寻思着试试看。
我的实践过程
买回来捣鼓
我就去农资店瞅瞅,牌子还挺多,看着包装上的说明,啥“全水溶”、“高吸收”的,感觉挺厉害。就先买一小袋回来试试水。拿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拆开看,里面是粉末或者小颗粒状的。我就按着说明上的比例,找个桶,倒点肥料进去,然后加水。确实,这玩意儿溶解得挺快,稍微搅拌几下,就化在水里,不像有些肥料扔水里半天还有渣。
开始浇灌
第一次用,我心里也没底,怕烧苗。就先兑得稀一点,用洒水壶给几棵长势一般的番茄和黄瓜浇浇根部。当时也没啥特别的感觉,就跟平时浇水差不多。
观察到的变化(优点)
- 见效是真快: 大概过三五天,我去看那几棵试验田里的苗,叶子颜色好像是深点,看着精神头足。特别是那几棵之前叶子有点发黄的,明显看着绿不少。这吸收速度确实比我之前撒的颗粒肥要快。
- 用着方便省事: 这点我得承认,兑水直接浇,或者用喷雾器喷叶子(有些叶面肥也算水溶肥的一种),比挖坑埋肥或者撒在地表再划拉土要简单。尤其是我那几盆花,用这个感觉营养给得更均匀。
- 感觉用量能控制: 因为是兑水用,我可以根据菜和花的大小、长势,大概估摸着用多少。感觉比撒颗粒肥那种“毛估估”要精准点,心里觉得没那么浪费。
用着用着发现的问题(缺点)
用久,也发现一些不太方便的地方:
- 肥效不持久: 这玩意儿来得快,去得也快。浇下去效果是明显,但感觉管不太长时间。不像传统复合肥,撒一次能顶一阵子。用水溶肥就得隔三差五地用,尤其是在作物生长旺盛期,感觉有点儿频繁,得多费点功夫。
- 成本感觉高点: 单看一小袋的价格,确实比买一大袋复合肥要贵。虽然说用量少,吸收率高,但每次都得掏钱买,心理上感觉花销大点。要是种的地多,这成本就得好好算算。
- 操作要求高点: 兑水比例得掌握有时候一忙,或者没仔细看说明,兑浓真有可能烧苗,我之前就有一次给小苗用,浓度稍微高点,叶子尖就有点发黄。兑稀,又觉得效果不明显,白费功夫。
- 存放得小心: 这东西是粉末状的,容易吸潮结块。开封后得把口子封严实,放在干燥的地方,不然下次用的时候结成疙瘩,还得弄碎,麻烦。
总结一下我的感受
这水溶性肥料确实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在作物需要快速补充营养的时候,比如苗期、开花结果期,用它来追肥效果很明显。优点就是吸收快、见效快、使用相对方便。但缺点也摆在那儿,主要是肥效短、需要频繁使用、成本相对高一点、对使用浓度有要求。
我现在用,就是把它当成一种“速效救心丸”或者“营养快线”来用,跟传统肥料搭配着来。比如底肥还是用些有机肥或者缓释的复合肥打基础,然后看作物长势,缺啥或者需要猛攻一下,再用水溶肥来快速补充。这样感觉既能保证基础营养,又能及时应对特殊需求,可能更合适我这种自家小规模捣鼓的。
这就是我用下来的一些真实感受,希望能给大家做个参考。种地这事儿,还是得自己多试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