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买肥料,好家伙,那价格真是让人有点吃不消。年年涨,今年感觉又贵不少。这地里的庄稼、菜园子里的菜,哪样离得开肥料?可这成本噌噌往上涨,真是让人头疼。
以前咱们种地,老辈人传下来的法子,用的是农家肥。什么鸡粪、猪粪、羊粪,还有烧完柴火剩下的草木灰,那都是好东西。现在条件不一样,上哪儿找那么多牲口粪去?再说,处理起来也麻烦,味道还大。
没办法,总得想辙。我就琢磨着,能不能自己动手弄点啥替代一下,或者起码少买点化肥。听人说,厨房里那些不要的玩意儿能沤肥,我就开始试着搞。
开始自己动手搞
我先是找个带盖子的大塑料桶,放在院子角落里。然后就开始收集家里的“宝贝”:
- 菜叶子:择菜剩下的烂叶、老根。
- 果皮:苹果皮、香蕉皮、西瓜皮啥的,尽量切碎点。
- 鸡蛋壳:攒起来捏碎扔进去。
- 咖啡渣、茶叶渣:这些也不能浪费。
光有这些还不行,听说得加点土和干料。我就从院子里挖点土,又扫些落叶和干草,一层湿料一层干料地往桶里铺。铺几层就撒点土,据说能帮助发酵,还能吸吸味儿。
关键是得保持湿度,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我隔几天就用个棍子去捅咕捅咕,翻动一下,让空气进去。刚开始那几天,一开盖子,那味道确实有点上头,不过盖上盖子就好。后来慢慢地,味道就没那么冲,变成一种泥土发酵的味儿。
这个过程可不能急,得有耐心。我大概弄小两个月,看着桶里的东西颜色变深,变成黑褐色的,闻起来也没啥臭味,感觉差不多。
除沤肥,我还攒点草木灰。前阵子清理院子里的枯枝败叶,烧完之后剩下的灰,小心地收起来。这玩意儿老人都说对付钾肥不足有点用。
看看效果咋样
沤好的肥,我先在几盆花上试试。挖出来的时候,感觉就像是营养土,黑乎乎、松散散的。我把它和园土掺在一起,给花换盆。也弄点埋在阳台种的小番茄和小葱根旁边。
草木灰,我就在几棵青菜根部周围撒一圈,然后稍微松松土。
效果肯定没法跟买的化肥比,人家那是工业产品,劲儿大,见效快。我自己弄的这个,属于温和型的,肥效慢一些。但是,用一段时间,感觉花草长得还挺精神,阳台上的小菜叶子也绿油油的,看着挺健康。
最重要的是,这几乎没花啥钱,就是费点功夫和时间。看着这些自己“喂”出来的植物,心里头挺踏实,也挺有成就感。虽然过程有点折腾,但想想能省下不少买肥料的钱,也算是给自己找到一个应对“肥料贵”的小办法。这年头,能省一点是一点,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