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肥料造粒机,我可是折腾好一阵子。就是看着家里沤的那堆农家肥,还有买回来的一些粉状的复合肥,用起来太不方便。粉末状的嘛风一吹就跑,撒在地里也不均匀,效果感觉就差那么点意思。总想着,要是能弄成颗粒状的,那该多撒起来省事,肥效也能慢点释放,不容易流失。
琢磨着买机器
有这想法,就开始在网上扒拉,看看到底有啥机器能干这活。什么对辊挤压的、圆盘造粒的、还有搅齿造粒的,看得我眼花缭乱。对辊的听说对水分要求不高,但是出来的颗粒形状不太规则,硬度好像也一般。圆盘的,看着挺简单,但据说新手不太好掌握那个倾斜角度和喷水量。看来看去,感觉那个搅齿造粒机好像挺适合我这情况,劲大,听说处理粘一点、湿一点的料也还行,不容易堵。
下决心就买这种。找个看着靠谱的厂家,问半天,确认型号和产量大概能满足我的需求,就把机器给订回来。家伙挺沉,费老大劲才用叉车给弄到我的农资棚里。
自己动手调试
机器到,看着那说明书,接上电,心里还挺激动。想着这下简单,把料倒进去,颗粒哗哗就出来。结果?现实狠狠给我一巴掌。
我先把发酵好的那堆鸡粪,掺点草木灰,稍微拌拌,觉得湿度差不多,就铲进去试。机器嗡嗡一响,出料口那边是出来点东西,但根本不是我想象的圆颗粒!要么是碎粉末,要么就是奇形怪状的大疙瘩,还有些直接就糊在机器内壁上。
这下给我整不会。我就开始琢磨,是不是料太干?得,加点水试试。结果水稍微加多点,直接成稀泥,全粘在搅拌齿上,清理起来那个费劲!
然后又想,是不是太湿?就把料摊开晾一会儿,感觉干爽点再试。这回好点,但出来的颗粒还是很松散,一捏就碎,要么就是大小不一,小的跟粉末似的,大的还是疙瘩。
那几天,我几乎天天泡在棚子里跟这机器较劲。反复调整:
- 物料的湿度:这是最关键的,真的是一点点试出来的。发现,用手抓一把料,用力攥,感觉手缝里微微有点湿润,但松开手,料又能散开,不成团,这个状态就比较理想。
- 进料的速度:不能一股脑倒太多,也不能太少。得匀速,让机器里面的料能充分被搅拌和挤压。
- 机器的转速:我的机器转速是固定的,没法调。但有些机器可能可以调,估计也得摸索。
- 物料的配方:有时候纯一种料不行,得掺和点别的,比如加点土或者粘土粉,增加点粘性,更容易成粒。
就这么捣鼓来捣鼓去,失败好多次,清理机器也清好多次,身上弄得脏兮兮的。有时候真想放弃,觉得买这玩意是不是交智商税。
总算搞明白
不过还坚持下来。大概搞一个多星期,总算是摸索出点门道。关键就是那个水分和进料速度的配合。当我把湿度控制得比较然后保持一个相对均匀的进料速度时,从出料口出来的东西,终于像点样子!
出来的颗粒,虽然不能说个个都滚圆,但大部分形状还可以,大小也比较均匀,用手捏一捏,有一定的硬度,不容易碎。我把这些颗粒晾干或者稍微烘一下,装袋放着,看着心里就舒坦多。
现在用自己造的颗粒肥,撒起来那叫一个方便,用撒肥机也人工撒也都均匀多。而且感觉肥效确实比以前用粉末的时候要持久一些,地里的菜和庄稼长势也看着不错。虽然前期调试过程挺折腾人的,但一旦掌握窍门,这肥料造粒机确实是个好帮手,省事,效果也算是没白费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