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肥料这点事儿。我自个儿种点东西,一开始对肥料里的门道也不太清楚,瞎用过不少,也走过弯路。后来慢慢琢磨,才算是摸到点皮毛。
一开始怎么发现问题的
我记得刚开始那会儿,种几棵番茄和辣椒。起初长得还行,后来就发现不对劲。番茄底下的老叶子开始发黄,一片一片的,看着就没精神。辣椒,长得特别慢,个头小不说,花也开得少,稀稀拉拉的,感觉就是“营养不良”的样子。
那时候我就纳闷,水也没少浇,太阳也晒够,怎么就长成这样?邻居大爷过来溜达,看一眼就说:“你这是缺肥?看这黄叶子,八成是缺氮。那辣椒长不动,估计磷也不够。”
琢磨肥料里的养分
听他这么一说,我才开始认真研究这肥料包装上的氮、磷、钾都是啥意思。
- 氮肥:我就理解成是管“长个子、长叶子”的。植物要是缺氮,叶子就容易发黄,特别是老叶子先黄,而且整个植株看着就蔫蔫的,长得慢。我那番茄估计就是缺这个。
- 磷肥:这玩意儿主要是管“开花结果”和“长根”的。要是缺磷,根就扎不深,花芽也难形成,开花少,结果就更别提。我那半死不活的辣椒,估计就是缺磷。
- 钾肥:这个好像是管“身体强壮”的,能让植物更抗病,茎秆更结实,果实味道也虽然我的菜看着没明显缺钾的症状,但想想也不能少。
这么一琢磨,感觉有点搞明白。植物跟人一样,也得吃“营养均衡”的饭,不能偏食。
后来怎么做的
知道缺就好办。我去农资店转转,买点复合肥,就是那种氮磷钾都有一点的。想着这样比较省事,啥都给补点。
具体操作就是:
- 看说明:仔细看看肥料包装上的说明,大概知道用多少量。不敢用多,怕烧苗。
- 施肥:在离根远一点的地方,刨几个小坑,把肥料撒进去,然后盖上土。番茄和辣椒我都这么弄。
- 浇水:施完肥后,好好浇一次水,让肥料能溶解到土里,方便根吸收。
- 观察:接下来几天就特别留意观察它们的变化。
看到的效果
大概过一两个星期,效果就出来。番茄底下发黄的老叶子虽然没变绿(毕竟老),但新长出来的叶子明显绿油油的,看着就壮实。辣椒也开始给力,长高不少,也冒出更多的小花苞。
那次之后,我就知道,不能光傻浇水、盼太阳,还得看植物的“脸色”,缺啥给补这肥料里的养分,还真是门学问,得结合实际情况慢慢摸索。现在我基本就是看叶子状态、生长速度来判断,再决定用哪种肥,用多少。虽然还是个二把刀,但起码不会像以前那样瞎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