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搞肥料店这事儿,也是琢磨挺久才下定决心的。前些年一直在外面打零工,没啥根基,看着老家这边种地的人多,每年买肥料都是一大笔开销,就动这方面的心思。
前期摸索
最开始就是瞎打听。找村里种地多的老把式聊天,问他们常买啥肥,去哪儿买,觉得现在买肥有啥不方便的地方。也偷偷去镇上、县里几家农资店转悠,看人家店里都摆些生意咋样。心里大概有个谱,这行当看着好像门槛不高,但水也挺深。
钱是个大问题。 开店得有本钱,进货、租店面,哪样不得花钱?手里攒的那点辛苦钱,真要投进去,心里也打鼓。看到有说法是初期投入大,回本慢,我当时也是这么担心的。所以一开始就没敢想搞多大摊子,想着先从小点儿干起。
找地方与进货
找店面跑小半个月。太偏不行,没人气;太闹市租金又贵得吓人。在镇子边上靠近几个大村的地方找个不大不小的门脸,交通还算方便,主要是租金还能承受。
接下来就是进货。这可是个技术活。联系好几家批发商,价格、质量都得比较。一开始真是一头雾水,尿素、二铵、复合肥,各种牌子、含量,看得眼花缭乱。慢慢才搞明白,像尿素这种大路货,利润薄得很,一袋可能就挣个几块钱,有时候为走量甚至不挣钱。真正有点赚头的是那些复合肥,但种类也多,得摸准当地主要种农民认哪个牌子。
- 先少量进些最常用的基础肥料,比如尿素、磷酸二铵。
- 然后根据打听来的情况,选两三种当地常用的复合肥。
- 不敢一次进太多,怕砸手里,先进点试试水。
开张和运营
店面简单收拾下,货架一摆,肥料一堆,就算开张。刚开始那阵子真挺难。没什么熟客,一天也进不来几个人。心里那个急。
我就主动出击。去村里发发传单,跟相熟的打声招呼,价格上稍微放点利。有人来买肥,不管买多买少,都客客气气的,顺便聊聊庄稼情况,给点(也是现学现卖的)建议。时间长,慢慢就有人认我这家店。
干这行,服务很重要。有时候农民赊账,这也是个头疼事,但你不赊,人家可能就去别家。这里面的度得把握
收入这块儿,真的不稳定。 忙季(春耕、秋播前)那两个月,确实能挣点钱,但也不会像外面传的那么暴利。平常月份就只能说保本或者略有盈余。一年算下来,刨去成本、房租、人工(就我跟我老婆俩人),好的时候也就比打工强点有限。像村里那种小代销点,一年可能就挣个万把块钱,镇上规模大点的,经营好的,可能多些,但十几万就算很不错的,赔钱的也不是没有。
一点感悟
现在店开有几年,算是勉强站稳脚跟。回头看看,这行确实能做,毕竟农业是根本,肥料是刚需。但要说发大财,至少对我来说,还差得远。
这活儿挺辛苦,得懂点农技知识,还得会算账,能吃苦,能跟各种人打交道。市场竞争也激烈,价格战常有的事。就是个挣辛苦钱的买卖,得踏踏实实干,别总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