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今天就来唠唠我捣鼓苏籽饼当肥料这个事儿。也不是啥高深玩意儿,就是自己瞎折腾的一些记录。
最早是听邻居大爷说的,他家那几盆花养得是真叶子绿得发亮。我就去请教,他说他用点“好东西”,后来才知道是苏籽饼。我以前就听说过这玩意儿,是榨苏籽油剩下的渣,据说挺有营养的。
搞到苏籽饼
正好我老家那边有人自己榨油,托人带点回来。拿到手是一块块压得死死的饼,硬邦邦的,闻着有点油料的香味。看着这玩意儿,我当时就想,这能直接用吗?
第一次瞎尝试
一开始图省事,也没多想,直接拿锤子砸碎几小块,就埋花盆边上。想着这不就是天然肥料嘛埋土里慢慢分解呗。结果?好像没啥明显效果,反而感觉土面上有点招小飞虫,而且埋下去的那几块好像一直没啥变化,硬邦邦的。
学习和反思
后来上网查查,也问些懂行的朋友。人家说,这种油饼粕类的东西,肥力是大,但不能直接用,尤其是量大的时候,容易“烧根”,就是把植物根给伤。而且直接埋土里,分解慢,肥效出不来,还可能因为发酵产生热量和不好的气味,甚至滋生病菌。
决定:必须发酵!
看来这懒是偷不得。必须得先让它腐熟发酵,变成植物能吸收的“熟肥”。
我的土法发酵过程
- 砸碎它:这是个力气活。把那些硬饼块尽量砸碎,越碎越这样发酵能更均匀、更快。我当时是垫着厚纸板在地上拿锤子砸的,弄得一身汗。
- 找个容器:弄个带盖子的旧塑料桶,觉得这玩意儿发酵起来味道估计不小,盖子能挡挡味儿。
- 加点土掺和:把砸碎的苏籽饼倒进桶里,然后掺些园土进去,大概是饼三份土一份的样子。据说掺土能帮助吸收发酵产生的液体,还能提供微生物。
- 加水拌匀:加水,一点一点加,一边加一边搅拌。目标是让所有的料都湿润,但又不能太湿,用手一握,感觉湿乎乎的,但水又不会滴下来那种状态就行。
- 盖盖子,放角落:拌匀后,把盖子盖上,但没完全拧死,留点缝透气。然后就把这桶东西搬到阳台角落,一个不碍事又有点阳光的地方。
- 耐心等待和翻搅:接下来就是等。期间大概每隔一个星期左右,我会打开盖子,用根棍子把它翻搅一下,让它透透气,也让发酵更均匀。刚开始那几周,开盖的时候那味道确实有点冲,一股发酵的酸味混着油料味,不算好闻。
这个过程持续差不多两个月,具体时间看天气,热的时候快点,冷就慢点。等到桶里的东西颜色变深,变成黑褐色,闻起来没那么刺鼻的酸味,有点像森林里那种腐殖土的味道时,我觉得应该是差不多。
使用发酵好的苏籽饼肥
发酵好的苏籽饼肥就成松散的、深色的好东西。用的时候我也比较小心:
- 拌土用:给花换盆配土的时候,我会抓一把发酵好的苏籽饼肥,跟园土、腐叶土啥的混合在一起,作为底肥。量不能太大,大概占盆土总体积的十分之一?差不多,看感觉。
- 追肥用:对于已经种好的植物,就在花盆边缘,离根远一点的地方,挖几个小坑,每个坑里撒一小撮,然后用土盖这样浇水的时候,肥力就能慢慢渗透下去。
效果怎么样?
用这发酵过的苏籽饼肥,感觉效果还是挺明显的。特别是家里那几盆月季和蔬菜,叶子明显更绿、更厚实,开花也更有劲头。不像用化肥那样猛长,但能看出来植物是那种很健康的茁壮。而且感觉土壤也变得更松软点。
总结一下
用苏籽饼做肥料,虽然前期处理(主要是发酵)麻烦一点,还得忍受一下味道,但效果确实不错,纯天然,对土也自己动手弄,看着植物长得那感觉还是挺值的。以后有苏籽饼,我肯定还会继续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