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给家里那些大叶子的阔叶植物施肥,我也是摸索好一阵子。一开始养那几盆,比如龟背竹、橡皮树啥的,就光浇水,觉得放那儿就能长。后来时间长,就发现有点不对劲。
一开始怎么发现问题的
最明显的就是叶子。老叶子开始有点发黄,尤其是下面的叶子,黄得比较早,然后慢慢整片叶子就没啥光泽,看着蔫蔫的。新长出来的叶子,要么就是个头小,要么就是颜色不够绿,有点嫩黄或者浅绿的感觉。整体看着就没那么生机勃勃。
那时候我就琢磨,光浇水肯定不行,植物也得“吃饭”。估摸着是土里的营养不够,得给它们加点餐。
后来我是怎么做的
一开始也没啥经验,就去花市问问,也上网大概搜下。看到说叶子发黄,长得慢,可能缺氮肥。氮肥好像是管长叶子的。
我就先买点最常见的观叶植物营养液。就是那种液体的,用起来方便。说明书上写着要兑水,按比例来。我记得第一次用的时候还挺小心的,生怕浓度高烧着根。宁可稀一点,也不敢浓。
- 先是准备好一个大点的水壶,装上清水。
- 然后按照说明,滴几滴那个营养液进去,搅和匀。
- 浇水的时候,没有直接对着根猛灌,是沿着盆边慢慢浇下去,让土都湿润就行。
- 大概半个月到二十天左右用一次,主要是在春夏生长季的时候用。冬天它们长得慢,我就停或者减少次数。
用一段时间液体肥,感觉有点效果,新叶子长得壮实点,颜色也深些。但有时候还是觉得不够,特别是有些长得特别快的大盆栽。
后来我又试点别的。比如那种缓释肥,小颗粒状的,撒在盆土表面,每次浇水它就慢慢释放一点养分,比较省事,肥效也长。这个我一般是春天换盆或者开春的时候用一次,撒在土面上就行。
我还注意到一个事,就是不能光看叶子黄就以为一定是缺肥。有时候水浇多烂根,或者冬天冻着,叶子也发黄。所以施肥前,我都会先看看盆土干湿情况,想想最近天气变化,排除一下其他原因。
再后来学聪明点,知道光补氮肥也不行,植物生长还需要磷肥、钾肥啥的,能让根茎更壮,整体抵抗力更所以我就换那种氮磷钾比较均衡的复合肥,或者还是用观叶植物专用的营养液,一般这种都配比好,省心。
对,还有,偶尔我会用点硫酸亚铁兑水浇一下,尤其是像栀子花这种喜酸的,可以防止缺铁性黄叶,就是叶肉发黄但叶脉还是绿的那种情况。但这个不能经常用,偶尔调一下土壤酸碱度就行。
现在效果怎么样
经过这么一通折腾和调整,现在家里那几盆阔叶植物状态好多。叶子油绿油绿的,又大又亮,新芽也蹭蹭往外冒。看着就特别喜人。
总结下来我的经验就是:
- 观察很重要,看叶子状态判断是不是缺肥。
- 新手可以从稀薄的液体肥开始,不容易出错。
- 生长季(春夏)是施肥关键期,薄肥勤施。
- 冬天植物休眠或者长得慢,就要少施或者不施肥。
- 选择适合观叶植物的均衡肥料比较省心。
- 注意结合浇水、光照等其他因素一起看,别一有问题就只想着施肥。
现在给它们施肥已经成我养护日常的一部分,看着它们长得自己心里也挺得劲的。这大概就是养植物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