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肥料这玩意儿,真是实践出真知,我刚开始那会儿,也是两眼一抹黑,别人说啥好就用走不少弯路。
最早的时候,我就是认准那句“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心想那还不容易?多上肥呗!特别是农家肥,觉得那玩意儿天然,有劲儿。搞不少鸡粪、猪粪回来,没等它彻底发酵就猴急猴急地往地里怼。结果?好家伙,有些苗子直接给我烧死,那叫一个惨。还有那味儿,熏得人够呛,还招来不少虫子。
折腾有机肥的坑
后来学乖点,知道要沤熟再用。堆肥这活儿也不轻松,得找地方,得翻腾,时间还长。量少不管用,量多,搬运、撒施都是力气活。感觉光用农家肥,劲儿好像来得慢,有时候眼看着苗子长得不给力,心里急。
转向化肥的“捷径”与新问题
这时候就开始接触化肥。一开始觉得化肥真方便,干净、劲儿大、见效快。尤其是复合肥,省事儿,氮磷钾都有,买一袋撒下去就完事。我当时就犯个大错,以为复合肥就是万能的,不管种不管啥时候,都用一样的。买的时候,要么挑含量高的,觉得数字越大越牛;要么就图便宜,哪个促销买哪个。
结果?有时候劲儿使得不是地方。比如前期需要氮肥长叶子,我可能用个高钾的;后期需要钾肥长果子,结果氮肥还猛给,光长个子不结果,或者果子味道不行。还发现,老用一种复合肥,地好像有点板结,不如以前松快。
还有那个尿素,我一开始也是瞎搞。看人家撒在地里,我也学着撒。撒完怕它干没效果,立马就哗哗浇水。后来才知道,尿素这玩意儿得转化一下才能被吸收,刚撒完就猛浇水,很多都流失,白瞎我的肥,也浪费水。正确的做法是撒施后过一小段时间,让它稍微分解下再浇水,或者直接埋土里效果更
还有些肥,比如磷肥、钙肥那些,溶解得慢。我试过苗子长一半,看它缺磷,赶紧买磷肥撒上去追肥。结果发现效果很慢,等它起效,黄花菜都凉。后来才明白,这种慢吞吞的肥,就得在种之前,当作底肥混到土里去,让它慢慢释放。
现在的施肥心得
折腾这么些年,现在我算是摸到点门道。总结下来就是:
- 农家肥必须彻底腐熟,这是底线,不然宁可少用不用。用作底肥改良土壤挺
- 化肥不能瞎用,得看作物,看时期。苗期多用点氮,开花结果期就得加磷钾。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只看总含量高低。
- 没有一种肥料是万能的。复合肥方便,但可能缺这少那,有时候还得补充点单一元素的肥料或者微量元素。
- 施肥方法很重要。“少量多次”比一次性猛灌强得多。底肥要足,追肥要巧。
- 肥水搭配要好。光施肥不浇水,或者浇水方式不对,效果都打折。
- 观察作物最重要。叶子啥颜色,长得快不快,有没有病虫害,这些都是信号,告诉你它缺或者是不是肥给多。
说到底,种地施肥这事儿,真没啥秘诀,就是多看、多想、多实践。别轻信广告吹得天花乱坠,也别老想着偷懒图省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