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伙儿唠唠我这“哈达山肥料”的实践记录,说起来也是一把辛酸泪,不过总算是成,心里也挺美!
起因:瞎琢磨,想省点钱
一开始我压根没想自己做肥料。但这两年化肥价格蹭蹭往上涨,我这几亩地,一年下来光肥料钱就不少,寻思着能不能自己捣鼓点省点是点。
准备工作:找资料,学经验
有这想法,我就开始在网上查资料,啥“农家肥制作”、“有机肥发酵”之类的,看个七七八八。还去村里老李头家,跟他请教经验。老李头可是种地老把式,他家的玉米年年都比别人长得壮实。
材料收集:鸡粪、秸秆、土
老李头告诉我,做肥料,原料最重要。他就给我推荐鸡粪,说这玩意儿肥力足。我就跑去附近的养鸡场,拉一车鸡粪回来。然后又把自家地里的秸秆收集起来,再加上一些土,这就是我做肥料的“三大件”。
开始动手:堆肥发酵
材料齐,就开始动手。我找块空地,先把秸秆铺在地上,然后把鸡粪和土一层一层地堆上去,堆成一个大土堆。老李头说,要是不想味道太冲,可以撒点石灰。我听他的,撒点石灰。
翻堆:加速发酵
堆好之后,就要开始“捂”。老李头说,要经常翻堆,这样才能让它发酵得更快。我大概每隔一个星期就翻一次,每次都累得腰酸背痛。
耐心等待:三个月
这发酵的过程,可真够漫长的。老李头说,至少要三个月才能用。我就每天去看看,闻闻味道,感觉差不多,就挖出来看看,要是颜色变黑,土质也松软,就说明发酵好。
试验田:小范围尝试
三个月后,我的“哈达山肥料”终于出炉。不过我没敢直接大面积使用,先在我家菜园子里划一小块地,用这肥料种点菜,看看效果。
效果初显:菜长得不错
结果还真不错,用这肥料种出来的菜,长得比旁边没用的菜,明显要绿一些,也壮实一些。这让我信心大增!
大面积使用:玉米地
有菜园子的试验结果,我就放心地把这肥料用到我家的玉米地里。
最终成果:玉米丰收
到秋收的时候,我家的玉米长得特别个头大,籽粒饱满,收成比往年多不少。这“哈达山肥料”真是功不可没!
虽然累,但值
虽然整个过程挺累的,又是找材料,又是堆肥,又是翻堆,但看到玉米丰收,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最关键的是,省不少化肥钱,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以后我还要继续用这“哈达山肥料”,让我的地越来越肥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