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今天就说说我自个儿种块茎那点事儿,主要是肥料这块儿我是怎么弄的。
种土豆、红薯这类东西,我就知道它们贼能吃肥,土里的营养得跟上。所以第一步,整地的时候,底肥我肯定是要下足的。翻地嘛我一般都尽量翻深点,让土松快。然后,我就把我沤好的那些农家肥,像什么鸡粪、羊粪,反正就是彻底腐熟那种,一股脑铺上去不少,差不多得占我总用肥量的一大半。光有机肥还不行,我还会撒点复合肥,就是氮磷钾比较均衡那种,比如三个十五的,或者买的时候瞅瞅说明,选适合打底的。把这些肥跟土好好掺和掺和,弄均匀再起垄。
接着就是下种。把种块按距离放盖上土。刚种下去,靠的就是底肥那些营养。等苗子长出来,看着有那么几片真叶,开始旺盛长个头,这时候就得追第一次肥。这个阶段主要是长秧子,我就给它追点氮肥,尿素就行,撒在离根远一点的地方,别直接烧着苗,然后要么划个小沟埋进去点,要么就等着浇水时候冲下去。量不用太多,看着苗长势来,别徒长就行。
关键是后面,就是块茎开始膨大的时候。这时候你再光给氮肥就不行,会长一堆叶子,地下的块茎长不大。这个时候得加磷钾肥,特别是钾肥。我一般用硫酸钾,或者草木灰也行,那玩意儿钾含量高。有时候也再来点复合肥,但会选那种钾含量高一点的。同样是追肥,沿着垄沟撒,然后培点土,防止肥料流失,也给块茎生长创造个好环境。
整个生长期,不是说撒完肥就完事。我还得时不时去地里瞅瞅,看看叶子颜色怎么样,长得壮不壮。要是叶子发黄,可能缺肥,就少量补充点,对症下药。要是叶子黑绿黑绿的,长得太疯,那可能氮肥有点多,后面就得控制氮肥,多给点磷钾肥。
水也得跟上,尤其是在块茎膨大期,地不能太干。水肥结合嘛效果才
收的时候,刨出来一看,个头、数量都还行,那说明我这套施肥的方法,大差不差,是有点效果的。反正我每年种这些,基本就这么一套流程下来,收成还算稳定。就是个经验活儿,得多观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