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一直在搞的“聚离子肥料”,这玩意儿,一开始我也是两眼一抹黑,啥也不懂。但折腾几个月,总算有点眉目,今天就来分享下我的土法炼“金”之路。
起初,我是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新型肥料的介绍,说什么“离子技术”,“提高吸收率”,听着就挺玄乎。正好家里有块小菜地,寻思着能不能自己捣鼓点啥出来,改善改善土质,让菜长得更
说干就干!我先在网上搜罗各种资料,看不少相关的论文和报道,但越看越懵,专业术语太多,根本看不懂。 后来我就转变思路,开始搜索一些“家庭自制肥料”之类的关键词,这才找到一些比较接地气的教程。
教程里说,可以用厨余垃圾、果皮、菜叶什么的沤肥,但沤肥时间太长,味道也难闻。我就想着,能不能把这些东西稍微处理一下,让它们更快地释放养分?
于是我就开始尝试各种方法。我把收集来的厨余垃圾进行粉碎。 用的是家里的搅拌机,但要注意,别把太硬的东西放进去,容易坏。粉碎后的垃圾,更容易分解。
我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激活”这些垃圾。 我试过用酵母,也试过用红糖水。 具体做法就是把粉碎后的垃圾和酵母或者红糖水混合,然后密封发酵。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有助于分解有机物。
发酵的时间也很重要。我一开始发酵时间太短,效果不明显。后来我延长发酵时间,大概发酵2-3周左右,效果就好多。 发酵完成后,我会把这些液体肥料稀释后浇到菜地里。
光靠厨余垃圾肯定是不够的。我还尝试添加一些其他的材料。 比如,草木灰。 草木灰里含有丰富的钾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很有帮助。 还有骨粉。 骨粉里含有磷元素,可以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
我把草木灰和骨粉也进行粉碎,然后和发酵后的厨余垃圾混合在一起。 这样,就形成一种比较全面的肥料。
在使用过程中,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这些肥料容易板结。为解决这个问题, 我又添加一些蛭石。 蛭石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防止肥料板结。
经过几个月的折腾,我发现用这种方法自制的肥料,效果还是挺不错的。菜地里的菜长得比以前更绿更壮,产量也提高不少。虽然不能完全确定是不是“聚离子”的作用,但至少证明我的方法是有效的。
这只是我的一些初步尝试,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比如,如何更精确地控制肥料的配比? 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养分的利用率? 如何减少肥料的气味? 这些问题,还需要我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改进。
这回自制“聚离子肥料”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学到很多关于肥料的知识,也让我体验到自己动手创造的乐趣。 希望我的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启发,也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