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捣鼓的一个事儿——用虾壳做肥料。咱平时过日子嘛就喜欢琢磨这些变废为宝的小窍门,省钱还环保,关键是自己动手,挺有意思的。
为啥想起弄这个?
事情是这样的,前阵子家里不是老吃虾嘛每次吃完剩下一大堆虾壳虾头的,直接扔垃圾桶,感觉挺浪费。正好我阳台上那几盆花,入春看着还是没啥精神,黄不拉几的,想着是不是缺肥。跑去花市买,那些肥料五颜六色的,看着就有点“科技与狠活”的感觉,而且也不便宜。我就琢磨,网上不是老有人说厨余能做肥料吗?这虾壳,能不能也试试?
我的实践过程
说干就干,我这就开始我的“虾壳肥料”制作大计。
- 收集和处理虾壳:我特意挑次吃白灼虾的时候,这种做法油盐少,比较干净。吃完就把虾壳、虾头都攒起来。攒一小盆后,我先用水哗哗地冲好几遍,主要是想把上面可能残留的一点点盐分给冲掉,毕竟咱都知道,盐碱地不长好庄稼,花也一样,怕咸。
- 弄干是关键:洗干净后就得弄干。本来想放阳台上晒几天,结果那几天天气不给力,老是阴天。我就想个辙,把虾壳沥沥水,直接扔进炒菜的铁锅里,开小火,不停地翻炒。注意,这里是干炒,一滴油都没放。就这么慢慢地炒,把里面的水分给彻底烘干。炒到啥程度?就是虾壳变得特别脆,用手一捏就能碎,颜色也变得有点发白发黄,还飘出一种有点像海苔的香味。这个过程稍微有点耐心,别炒糊。
- 打成粉末:炒干放凉之后,虾壳就变得嘎嘣脆。接下来就得把它弄碎。家里正好有个闲置很久的料理机,我就把这些干虾壳分批放进去,开机,“嗡嗡嗡”地打一两分钟。打出来的效果嘛不是那种特别细腻的粉,是有点粗的粉末,里面还夹杂着一些小碎片。我觉得这样可能更粗点儿的能改善土壤透气性,细粉末分解快提供养分。不过得提醒下,打粉的时候最好盖严实点,不然那细末容易飘出来,弄得哪儿都是。
- 怎么用:好,自制的虾壳肥料粉就搞定。我没敢一次用太多,怕“烧苗”。我是这么用的:在我那几盆月季和栀子花的盆边,用小铲子挖几个浅坑,大概离根远一点的地方,每个坑里撒一小勺虾壳粉,然后用土盖还有一部分,我就直接均匀地撒在盆土表面,然后用小耙子轻轻地扒拉几下,让它和表层的土稍微混合一下。想着这样浇水的时候,养分就能慢慢渗下去。
效果咋样?
用大概一个多月,没看到那种“一夜之间就爆盆”的神奇效果。但是,确实感觉那几盆用虾壳粉的花,叶子比以前绿得更深、更有光泽,看着精神不少。而且扒拉盆土的时候,感觉土壤好像没以前那么容易板结,疏松一些。这可能就是网上说的,虾壳不仅补磷补钙,还能改良土壤结构。
这回用虾壳做肥料的尝试,我觉得挺成功的。虽然过程稍微麻烦点,得洗、得炒、得打粉,但毕竟是废物利用,纯天然无添加,对花还省买肥料的钱。看着吃完的虾壳变成滋养花草的宝贝,心里那叫一个舒坦。以后家里的虾壳,我肯定是不会再扔掉,攒起来,就是免费的好肥料!推荐大家也试试看,挺有成就感的。
添加微信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