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出售高质量的氨基酸液、氨基酸原粉、氨基酸微量元素、eddha铁、螯合铁等并支持肥料产品的定制,欢迎来电,免费索取样品!

  • 公司地址
    中国,四川,成都
  • 联系电话
    18681783931

蛏肥料怎么用效果最好?老养殖户分享实用小技巧!

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我前段时间自己捣鼓那个“蛏肥料”的事儿。咱海边人嘛靠海吃海,滩涂上那点蛏子就是不少人的念想。可我发现,这两年我常去的那片滩,蛏子长得越来越不行,个头小,挖出来也没啥肉头,干瘪瘪的。

我就琢磨,这地跟种庄稼一个道理?是不是泥巴没“油水”?蛏子在里头吃不饱,自然就长不肥。以前老一辈好像也没特别讲究这个,但现在环境跟以前不一样。我就想着,得给这片滩涂加点“料”试试。

寻思着怎么搞点“肥料”

一开始没啥头绪,想过弄点鸡粪鸭粪啥的,那玩意儿劲大,但又怕处理不把水给弄坏,那不就适得其反嘛而且那味儿也够呛。后来又听说有啥专门的生物肥,听着挺但咱普通老百姓上哪弄去,再说也不知道靠不靠谱。

后来有一次,看见家里收拾出来的烂菜叶子、鱼肠子、鱼骨头啥的,还有去海边溜达捡回来的碎海带。我脑子一转,欸,这些玩意儿不都是地里长出来的,海里捞出来的嘛烂在地里不就是天然的肥料?用来养蛏子,应该也差不离?说干就干!

我的土方法沤肥

我就找个破旧的大塑料桶,还能用的那种,在底下钻几个小孔,防止积水沤烂反而不

  • 收集材料:平时家里做饭剩下的烂菜叶、果皮(别要橘子皮那种味儿太冲的)、鱼骨头、虾壳蟹壳,攒一堆。还有就是特意去海边多捡些被海浪打上来的海带、海藻啥的。
  • 处理一下:捡回来的海带海藻冲冲干净上面的沙子,稍微切碎点。菜叶子也剁剁。
  • 开始沤:在桶底先铺一层滩涂挖来的泥,然后铺一层切碎的菜叶海带啥的,再铺一层鱼骨头虾壳,再盖上一层泥。就这么一层一层地铺上去,跟做三明治似的。注意,别装太满,留点空间让它发酵。
  • 管理:盖子稍微盖一下,别盖死,放角落里让它自己慢慢“熟”。隔个三五天或者一个礼拜,我就拿个棍子去给它翻腾一下,让空气进去,这样发酵得更均匀。这个过程确实有点味道,最好放远点,下风口。

就这么沤大概一个多月,快两个月,看里面东西都变得黑乎乎的,也没刚开始那种刺鼻的臭味,变成一种泥土发酵的味儿,感觉就差不多。

下滩涂“施肥”

我没敢大面积搞,先找一小块常去挖蛏子的区域试试水。趁着退潮,滩涂露出来的时候,我就把沤好的那桶黑乎乎的“肥料”拎过去。用小铲子,薄薄地撒一层在泥滩表面。然后关键一步,得用个小耙子或者直接用手(戴手套),把这层肥跟表层的泥稍微混合一下,别让它就那么浮在面上。

量真的不能多,我就是试探性地撒点,怕一次性太多,把那块地方的蛏子给“烧”死,或者把水质搞坏。

观察效果

之后每次退潮去那片滩涂,我都会特别留意那块“试验田”。过大概半个多月,感觉那块地方的泥色确实比旁边要深一点,踩上去感觉也松快些。又过一段时间,特意在那块地方挖挖。

你别说,挖出来的蛏子,虽然不能说个个都肥得流油,但整体感觉确实比旁边没施肥地方挖出来的要饱满一些,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壳也感觉更光亮。这说明,这土法子沤的肥,还真有点用!

总结一下,这蛏子想养肥,确实得想办法给它“补充营养”。咱自己用厨余垃圾和海边捡来的东西沤肥,虽然麻烦点,费点功夫,还有点味儿,但胜在天然、成本低。看着自己“喂”出来的蛏子长得那感觉还是不一样的。不过还是那句话,用量得小心,宁少勿多,慢慢试,找到合适的量才行。希望我这点经验对大家有点用处哈!

蜀ICP备150132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