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原产地是哪个国家
红薯原产地是:美洲中部哥伦比亚。
是一种生活中吃食,一般夏季种下,快到冬天后收获,在冬天可以烤着吃,相较于煮着吃,烤着味道是很美味的,可以尝试一下。
番薯原产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中国大多数地区普遍栽培。
番薯是一种高产而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块根除作主粮外,也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精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根、茎、叶又是优良的饲料。
番薯传入中国后,即显示出其适应力强,无地不宜的优良特性,产量之高,“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加之“润泽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荠”,故能很快向内地传播。
十七世纪初,江南水患严重,五谷不收,饥民流离。彼时,科学家徐光启因父丧正居住在上海家中,他得知福建等地种植的番薯,是救荒的好作物,便自福建引种到上海,随之向江苏传播,收成颇佳,这就是红薯的一些来源与介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番薯
地瓜的原产地是?
地瓜又名番薯,最早种植于美洲中部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由西班牙人携至菲律宾等国栽种,番薯最早传进中国约在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分3条路线进入中国―云南、广东、福建。
番薯传入中国后,即显示出其适应力强,无地不宜的优良特性,产量高,十七世纪初,江南水患严重,五谷不收,饥民流离。
彼时,科学家徐光启因父丧正居住在上海家中,他得知福建等地种植的番薯,是救荒的好作物,便自福建引种到上海,随之向江苏传播,收成颇佳。
清乾隆时期,不少地方都是由官方提倡栽种。由于朝野上下积极推广,番薯很快在全国广为传种,并成为中国仅次于稻米、麦子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
扩展资料:
番薯喜温、怕冷、不耐寒,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2-30℃,温度低于15℃时停止生长。不同生长期对温度要求也有不同,芽期温度宜在18-22℃,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出芽率。
苗期温度宜在22-25℃,茎叶期宜在22-30℃,茎叶期温度不宜低于16℃,否则会阻碍其生长,甚至停长;若是低于8℃,则会造成植株经霜枯萎死亡。
根块期温度宜在22-25℃。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植株各生长期长势良好,确保根快数量及膨大。
红薯的原产地在哪里
红薯是一种产量高,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种植。红薯又称为甘薯,地瓜,甘储,朱薯,金薯,番茹,红山药,玉枕薯,山芋,甜薯,红薯,红苕,白薯,阿鹅,萌番薯等。红薯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呈现出的是圆形,椭圆形或者纺锤形的块根。红薯原产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在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红薯最早种植于美洲中部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由西班牙人携至菲律宾等国栽种,红薯最早传进中国约在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从云南、广东、福建分三条线路进入中国,明代秀才陈振龙被称为“甘薯之父”。在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有一个叫陈振龙的秀才(商人)在菲律宾做生意时在当地的田间地头里发现了一种叫“薯”的农作物,它不仅产量大,种植不受地域影响,还很美味,并且能填饱肚子,所以陈振龙希望能将此引进到我们国家,但是那时候那时候菲律宾在西班牙的统治之下,农业发展的比较好,菲律宾以保护物种为名,严禁将薯带到其他的国家种植。所以陈振龙便冒着生命危险,将薯藤缠在绑货物的绳子里,成功通过海关,并带到了我国。由于红薯相对水稻和小麦来说,受到天气因素和地域的影响较小,所以现在红薯这种农作物几乎是遍布于全国各地。
红薯(番薯)的原产地在哪里,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据历代史学家考证,红薯(番薯)原产于中南美洲的墨西哥和哥伦比亚,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逐渐传播到欧洲和东南亚。东莞史学家杨宝霖通过考证和调查,在1982年《农业考古》二期公开发表论文指出———虎门是我国引进番薯(红薯)的早之地,陈益是我国引进番薯(红薯)的一人。这一说法被学术界认同和接受,同时也结束了对于何人早引进番薯(红薯)的争论。
据史料记载,明万历八年(1580年),陈益随商船从虎门出海到达安南,并在当地吃到一种香甜软滑的“红薯”,觉得可以引种回去。随后1年多时间,陈益了解了“红薯”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方法,并冒着杀身之祸收买酋卒,将薯种藏匿于铜鼓中成功带回虎门。之后,当陈益刚将薯种种于花坞间,便被人诬陷入狱,出来后红薯已经长成,香滑不减异邦。
随后,陈益耗尽家财在祖父陈莲峰坟右购地35亩大量种植番薯,并把自己的寿穴也选在薯田。其后人也根据他的遗言,每年春秋二祭用一对番薯祭拜他。直到解放初期,陈益的后裔每年祭祀和扫墓时,仍用红皮番薯做祭品。
红薯是从哪里传入中国的?
按照历史记载,红薯是由西班牙殖民地吕宋(今菲律宾)引进我国的,红薯传入时间,公认的记载是在16世纪末期,比较准确的时间是明朝万历二十一年5月下旬(1582年)。红薯通过多条渠道传入我国,明代的《闽书》、《农政全书》、清代的《闽政全书》、《福州府志》等均有有关记载。
番薯是1593年传入中国的,由当时在菲律宾从事贸易的福建人陈振龙,将西班牙人在当地种植的“朱薯”带回中国。番薯,又称甘薯、红薯、山芋、地瓜等。由于地区不同,人们对它的称呼也不同,山东人称其为地瓜,四川人称其为红苕,北京人称其为白薯,福建人称其为红薯。
扩展资料:
红薯别称甜薯、红苕、甜薯、地瓜等,为管状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
红薯的原产地并不是中国,红薯起源于墨西哥以及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到秘鲁一带的热带美洲,16世纪初西班牙已普遍种植甘薯,西班牙水手把甘薯携带至菲律宾的马尼拉和摩鹿加岛,再传至亚洲各地。
红薯传入中国的时间约在16世纪末叶,从南洋引入中国福建、广东,而后向长江、黄河流域及台湾省等地传播,现今中国的甘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首位。
红薯的原产地是哪里?
红薯起源于美洲的热带地区,由印第安人人工种植成功。在明朝中叶,从当时的西班牙殖民地吕宋(今菲律宾)引进中国。目前,世界各地都有广泛栽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