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出售高质量的氨基酸液、氨基酸原粉、氨基酸微量元素、eddha铁、螯合铁等并支持肥料产品的定制,欢迎来电,免费索取样品!

  • 公司地址
    中国,四川,成都
  • 联系电话
    18681783931

施用化肥应注意的事项 施肥要注意的事项

化肥施用的十大禁忌 化肥施用要注意什么

(1)碳酸氢铵宜深施。

因为碳酸氢铵很不稳定,最容易分解为氨气而挥发,且温度越高,挥发损失就越大,所以不宜在温室大棚内使用,也不能撒施于表土,应进行沟施或穴施。(2)尿素施后不宜立即浇水。

尿素施入土壤后,会很快转为酰铵,很易随水流失,因而施用后不宜马上浇水,也不要在大雨前施用。尿素可作为根外追肥施用,能有效地防止作物中、后期因植株缺氮出现早衰现象发生,但要注意避免发生肥害烧苗。尿素还要忌作种肥。

(3)硫酸铵忌长期使用。

硫酸铵属生理酸性化肥,若在地里长期施用,会增加土壤酸性,破坏土壤团粒结构,使土壤板结而降低理化性能,不利于培肥地力。

(4)硝态氮化肥勿在稻田和菜地施用。

硝酸铵、硝酸钠等硝态氮化肥施入稻田后易产生反硝化作用而损失氮素。硝态氮肥料施入菜地后,会使蔬菜硝酸盐含量成倍增加,并能在人体内还原成亚硝酸盐,对人体危害极大。含氯化肥忌施于盐碱地和忌氯作物上,氯化铵、氯化钾等含氯化肥施入土壤中分解后日积月累会导致土壤酸化,在盐碱地上使用,会加重盐害。对忌氯作物如薯类、西瓜、葡萄等施用含氯化肥,可使其产品淀粉和糖分下降,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5)磷肥不宜分散施用。

磷肥的活动性小而难以被作物吸收,因而在施用磷肥时,应作基肥施用,并较集中施于播种沟或窝内,最好是与有机渣肥混合堆沤一段时间再施用。

(6)钾肥不宜在作物生长后期追施。

农作物下部茎叶中的钾元素,能转移到顶部细嫩部分再利用,因而钾肥应提前在作物苗期或进入生殖生长初期追施,或一次性作为基肥施用。

施用化肥有哪些禁忌?

施用化肥有哪些禁忌?哪些细节需要注意?那么首先就是要搞明白我们为什么要给作物施肥?施肥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植物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元素,然而施肥禁忌你都知道吗?今天我们就从化肥本身、土壤、作物聊一聊化肥的施肥禁忌。

化肥本身就是化学物质

我们都知道,植物生长必须有充足的营养元素才能过健康生长,不管是大量元素氮磷钾,还是中微量元素钙、镁、硫、硼…有的可以通过土壤和空气直接获得,有的就需要我们额外补充,而额外补充的部分就是我们所说的肥料。

化肥是肥料的一种,它的本质是化学物质,所以就要注意他们的属性,因为不同肥性的化肥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有的营养元素会挥发,有的会生成难溶性的盐,也就是使养分固化,从而降低肥效甚至起到反作用。

例如铵态氮切忌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例如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等切忌与草木灰等混用,因为他们反应会生成氨气挥发,从而降低了肥效。

化肥的施用应注意土壤的特性

有些化肥施入土壤后会和土壤产生化学反应,例如尿素施入后不宜立即浇水,更不应该随水施肥。因为尿素在土壤中会转化为酰胺,很容易随水流失。

磷肥容易被土壤吸收后固化,许多农民朋友都喜欢把钙、镁、磷肥肥料直接撒施在土壤中,这样是很浪费的,而正确的做法是将这些肥料和堆肥充分混合,腐熟一个月左右后再沟施或者撒施。

另外就是土壤经过多年的施肥,慢慢的就会变得贫瘠,成为碱性或者酸性土壤,而化肥的施用也应该注意土壤的酸碱性,例如长期施用硫铵,就会引起土壤板结,所以硫铵禁忌长期施用。

化肥的施用应注意作物的特性

有些作物喜氯、有些作物对氯元素过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忌氯作物(忌氯作物其实表达是不对的),所以在施肥时,切忌对氯元素过敏的作物施用氯化钾等化肥。再比如豆类作物如大豆根部有固氮根瘤菌,过多施用氮肥,不但会浪费,还会抑制根瘤菌的活动,降低其固氮能力。

另外也要根据作物不同时期的生长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施用相应的肥料,例如果实膨大期,就应多施磷钾肥而少施氮肥,因为氮肥会促进植株生长,从而和果实形成对肥料的争夺,降低果实的膨大和品质。

所以,在施用化肥时,不但要搞明白化肥本身之间的特性,还需要了解耕作的土壤以及作物本身各个时期对肥料的需求,只有这样统一协调的施肥,才是最正确的施肥方式,也就是我们说的合理化施肥。

给作物施肥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1)勿施浓肥。不论什么时间施肥,也不论施什么肥,都要切忌勿施浓肥,施化肥的浓度一般为0.1%~0.2%为宜。

(2)避免施到花叶上。过磷酸钙的有效成分较低,追施浓度可达0.5%~1%。施肥时将溶液沿盆边浇入,避免溅到枝叶上,灼伤叶片。

(3)施尿素后不宜马上浇大水。因尿素中所含的酰胺,只有在土壤微生物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转化为碳酸铵,才能被花卉根系吸收利用,完成这一转化过程通常需3~6天。如施尿素后立即浇大水,酰胺态的氮素就会随水流失。

(4)切忌在强光下,进行根外施肥。因为此时气温高,叶片为减少蒸腾,气孔大都关闭,因而不能将肥液立即吸收,喷到叶面上溶液内的水分很快被蒸发掉而失去肥效。

蜀ICP备150132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