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有机肥国家标准?
生物有机肥 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生物有机肥国家标准
生物有机肥
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
依 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时 间
2012-06-06发布 2012-09-01实施
目录
1简介
2生物有机肥
3制作方法
折叠编辑本段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 884-2012)
微生物有机肥概念:微生物有机肥是有机固体废物(包括有机垃圾、秸秆、畜禽粪便、饼粕、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产生的固体废物)经微生物发酵、除臭和完全腐熟后加工而成的有机肥料
折叠编辑本段生物有机肥
2012-06-06发布 2012-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折叠制定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微生物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
研究所、广州益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申望平、沈德龙、李俊、姜昕、陈慧君、曹凤明、关大伟、李力。
折叠适用于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物有机肥的要求、检验方法、 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生物有机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
GB 18877-2002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述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19524.1-2004 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GB/T 19524.2-2004 肥料中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
NY 525-2012 有机肥料
NY/T 798-2004 复合微生物肥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要求
4.1 菌种
使用的微生物菌种应安全、有效,有明确来源和种名,本标准采用广州益元生物科技菌种。
4.2 外观(感官):粉剂产品应松散、无恶臭味;颗粒产品应无明显机械杂质、大小均匀、无腐败味。
4.3 技术指标
生物有机肥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生物有机肥产品技术要求。
—————————————————–
项 目 粉 剂 颗 粒
—————————————————–
有效活菌数(cfu) ,亿/g ≥ 0.20 0.20
有机质(以干基计),% ≥ 25.0 25.0
水分,% ≤ 30.0 15.0
pH值 5.5~8.5 5.5~8.5
粪大肠菌群数,个/g(mL) ≤ 100 100
蛔虫卵死亡率,% ≥ 95 95
有效期,月 ≥ 6 6
—————————————————–
4.4 生物有机肥产品中As、Cd、Pb、Cr、Hg含量指标应符合NY/T 798-2004中4.2.3的规定。
4.5 若产品中加入无机养分,应明示产品中总养分含量,以(N P2O5 K2O)总量表示。
5 抽样方法
对每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抽样过程应避免杂菌污染。
5.1 抽样工具
抽样前预先备好无菌塑料袋(瓶)、金属勺、剪刀、抽样器、封样袋、封条等工具。
5.2 抽样方法和数量
在产品库中抽样,采用随机法抽取。抽样以袋为单位,随机抽取5~10袋。在无菌条件下,从每袋中取样200~300g,然后将所有样品混匀,按四分法分装3份,每份不少于500g。
6 试验方法
6.1 外观
用目测法测定:取少量样品放在白色搪瓷盘(或白色塑料调色板)中,仔细观察样品的形状、质地,应符合4.2的要求。
6.2 有效活菌数测定
应符合NY/T 798-2004中5.3.2的规定。
6.3 有机质的测定
应符合NY 525-2002中5.2的规定。
6.4 水分测定
应符合NY/T 798-2004中5.3.5的规定。
6.5 pH值测定
应符合NY/T 798-2004中5.3.7的规定。
6.6 粪大肠菌群数的测定
应符合GB/T 19524.1-2004的规定。
6.7 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
应符合GB/T 19524.2-2004的规定。
6.8 As、Cd、Pb、Cr、Hg的测定
应符合GB 18877-2002中5.12~5.17的规定。
6.9 N P2O5 K2O含量测定
应符合NY 525-2002中5.3~5.5的规定。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7.1.1 出厂检验(交收检验)
产品出厂时,应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按表1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并签发质量合格证的产品方可出厂。出厂检验时不检有效期。
7.1.2 型式检验(例行检验)
一般情况下,一个季度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鉴定;
b) 产品的工艺、材料等有较大更改与变化;
c)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d)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进行抽查。
7.2 判定规则
本标准中产品技术指标的数字修约应符合GB 8170的规定;产品质量合格判定应符合GB/T 1250中修约值比较法的规定。
具下列任何一条款者,均为合格产品
a) 产品全部技术指标都符合标准要求;
b) 在产品的外观、pH值、水分检测项目中,有1项不符合标准要求,而产品其它各项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具下列任何一条款者,均为不合格产品
a) 产品中有效活菌数不符合标准要求;
b) 有机质含量不符合标准要求;
c) 粪大肠菌群数不符合标准要求;
d) 蛔虫卵死亡率不符合标准要求;
e) As、Cd、Pb、Cr、Hg中任一含量不符合标准要求;
f) 产品的外观、pH值、水分检测项目中,有2项以上不符合标准要求。
8 标识、包装、运输和贮藏
生物有机肥的标识、包装、运输和贮藏应符合NY/T 798-2004中第7章的规定。
折叠编辑本段制作方法
可根据当地的原料进行制作,如城市生活垃圾和各种农作物秸秆、树叶杂草、瓜藤、稻草、松壳、花生壳、锯木屑、谷壳粉、统糠、水果渣、干蔗渣、食用菌渣、酒糟、啤酒糟、糖渣、醋渣、淀粉渣、木薯渣、柠檬酸渣、酱油渣、味精渣、粉渣、豆腐渣、药渣、油渣、油饼粕、糠麸、棉菜粕、霉变饲料、污泥、糖厂啤酒厂渣泥、屠宰下脚料、潲(泔)水、剩饭菜、人动物粪便等废弃物。 发酵肥料操作过程:
1、菌种一般用量为0.2%–0.5%。
2、原辅料:主要物料:水果渣、干蔗渣、食用菌渣、酒糟、啤酒糟、糖渣、醋渣、淀粉渣、木薯渣、柠檬酸渣、酱油渣、味精渣、粉渣、豆腐渣、药渣、油渣、油饼粕、糠麸、棉菜粕、霉变饲料、污泥、糖厂啤酒厂渣泥、屠宰下脚料、潲(泔)水、剩饭菜、人动物粪便等大宗物料。辅料:各种农作物秸秆、树叶杂草、瓜藤、稻草、松壳、花生壳、锯木屑、谷壳粉、统糠等干燥、粉碎、高碳即可。
3、原辅料配比:主料∶辅料=5:1-3:1。
4、水分控制在60-65%,手抓物料成团刚好出水。
5、按要求将菌种、主料和辅料全部混合均匀。
6、环境温度15℃以上,一次堆料不少于4方,堆成宽1.5~2米、高0.6米左右、长度不限的堆,并用棍在堆内打通气孔。
7、堆温升至50℃时开始翻倒,每天一次,如堆温超过65℃,再加次翻倒。温度控制在70℃以下,温度太高对养分有影响。
8、腐熟标志:堆温降低,物料疏松,无物料原臭味,稍有氨味,堆内产生白色菌丝。
9、腐熟的原肥:直接使用,生产商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等。
注意:①视水分多少增减配比,发酵混合物的总水分应控制在60~65%。过高过低均不利于发酵,水过少,发酵慢;水过多会导致通气差、升温慢并产生臭味。水分合适与否判断办法:手紧抓一把物料,指缝见水印但不滴水,落地即散。②如果按每吨添加1公斤尿素或10公斤过磷酸钙发酵效果更好。
国家规定的微生物菌肥活菌含量没克是多少啊?我今天看到有个牌子的含5亿!可能吗?
你要注意国家标准,国标菌肥有两个,一个每克大于或等于2000万,一个每克大于或等于5000万,这里指的是登记菌的有效活菌数。另一个是菌剂的标准,要求毎克活菌数要大于或等于2亿,也是仅指登记的活菌数。市场上所见产品包装上标称每克含登记的有效活菌数5亿,甚至更多的,证明只有一个,拿一个农业部认可的微生物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机构的质检报告即可。因为微生物菌肥和菌剂的保质期一般只有半年时间,所以除了包装袋内的合格证,应该注意销售方提供的季度质检报告,为了防止做假,也可到相关官方网站查询。
微生物有机肥可用GB20287—2006的执行标准吗?
不可。
农用微生物菌剂的菌含量,杂菌率等质量要求是最高的,但是没有有机质的要求。
如果产品是生物有机肥,而一定要执行农用微生物菌剂的国家标准,等于是将产品的技术参数提高了10倍,同时原料必须经过高温灭菌才能保证杂菌率达标(一般的有机质中杂菌含量都超标)。这些都会大幅度增加成本。
因此建议执行《生物有机肥NY884-2012》不建议执行《农用微生物菌剂GB 20287-2006》。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避免开袋后长期不用:开袋后其他细菌就可能侵入袋内,使微生物菌群发生改变,影响其使用效果。
2、避免在高温干旱条件下使用:在高温干旱条件下使用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菌的生存和繁殖会受到影响,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
3、避免与未腐熟的农家肥混用:与未腐熟的农家肥混用,会因高温杀死微生物,影响微生物肥料的发挥,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与过酸过碱的肥料混合使用。
4、避免与农药同时使用:化学农药都会不同程度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甚至杀死微生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微生物有机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用微生物菌剂
有机肥有效活菌数的方法原理
有机肥有效活菌数基本方法与原理如下:
生物有机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发酵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
其特定功能微生物指:
能利用土壤中有机质为碳源、空气中二氧化氮为氮素,大量生长繁殖的固氮菌;
能分解固结在土壤或土壤母质中磷、钾元素的解磷菌与解钾菌;
能够拮抗土传病原菌生长、繁殖的有益菌。
原理:生物有机肥一般每克含特定量功能微生物,施入土壤后,在地温达25~35℃、PH值5.5~8.5、土壤持水量50~70%、无杀菌剂残留的适宜条件下,其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抗病菌约20分钟繁殖一代,呈几何级数增长。每一个有益菌就是一个肥源库,难以计数的有益菌的生长繁殖等于将肥料生产厂搬到了地下,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氮、磷、钾及微量元素,供植物吸收利用,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品质;改善土壤,加深耕作层;减少病虫害发生的目的。
二:施用效果 !
有机肥农化大全
1、一般50公斤生物有机肥,可提供4.3公斤氮、2.7公斤磷、6.5公斤钾。
2、与足量农家肥混合,可完全代替化肥;农家肥不够,可减少30%的提苗化肥用量,生物有机肥用量达到要求,提苗后可不再使用化肥。
3、化肥施用的一部分被农作物直接吸收利用,作物未来得急吸收的大部分被有益菌吸收消化,转化为有机质后,供植物利用,减少化肥的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增加化肥肥效的同时,减少化肥对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的不利影响,提高植株对病虫害的抗性,全年可减少农药的施用次数3~4次,提高农作物品质与销售差价,利于产品销售。
4、消除土壤板结,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通透气性,减少土壤流失;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仅保护环境,而且营造作物持续稳产、高产的土壤环境。
5、生物有机肥具有持续与稳定的肥效。作物结实期维持一定的营养长势,实现营养与生殖生长并重,不仅有利于提高多年生作物当年产量,而且能为来年高产打基础,作物的大小年结果现象不明显。
6、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农作物普遍表现为植株生长健壮、叶绿色增加,光合效率提高。强劲的肥料后效应,作物不易拉秧,延长收获期。增产原理:增加结实率与籽实度,提高后期采收产量,作物普遍增产10%以上。
7、微生物的活动能提高土壤早春地温,大棚设施早熟栽培与露天栽培均有提早上市5~7天的效果。
8、果实饱满、均匀,上光上色,香味浓厚,外观吸引顾客;内含的可溶性固形物与糖度普遍提高1~2度,柔软度增加,口感风味能留住顾客。
生物有机肥料有哪些产品质量标准?
生物有机肥料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标准NY884—2004《生物有机肥料》。标准规定施用的微生物菌种应安全、有效,有明确来源和种名。对生物有机肥料成品外观(感官)技术指标的要求是:粉剂产品应松散、无恶臭味;颗粒产品应无明显机械杂质、大小均匀、无腐败味。标准规定了生物有机肥料产品的各项指标。外观和各项技术指标的具体检验方法在GB20287—2006《农用微生物菌剂》中有规定。生物有机肥料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指标应符合GB20287—2006《农用微生物菌剂》中的规定。标准规定了生物有机肥料产品加入的无机养分,应标明产品中总养分含量,以氮、磷、钾(N+P2O5+K2O)总量表示。生物有机肥料技术指标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884—2004《生物有机肥》,见表6-4。
表6-4生物有机肥料产品技术要求
(1)生物有机肥料产品检验具备下列任何一条款项,均为合格产品:产品全部技术指标都符合标准要求;在产品的外观、pH、水分检测项目中,有1项不符合标准要求,而产品其他各项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2)生物有机肥料产品检验具备下列任一条款项,均为不合格产品:产品中有效活菌数不符合标准要求;有机质含量不符合标准要求;粪大肠菌群数不符合标准要求;蛔虫卵死亡率不符合标准要求;重金属如砷、镉、铅、铬、汞中任一项含量不符合标准要求;产品的外观、pH、不分检测项目中,有2项以上不符合标准要求。
生物菌肥执行什么标准
微生物菌剂和生物有机肥从标准含量都不一样,严格说微生物菌剂更加高级一些。
微生物菌剂,用国家标准GB20287-2006的,菌每克大于2亿每克,没有有机质的要求。
生物有机肥,用国家标准NY884-2012,菌每克大于2000万,有机质大于40,就可以了。
菌肥一般配合有机肥,用在底肥上,微生物菌剂,一般可以全部水溶,苗期或者中后期可以冲施。不过这两年,很多企业也做了很多,菌剂用来做底肥。
两者对改良土壤都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