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出售高质量的氨基酸液、氨基酸原粉、氨基酸微量元素、eddha铁、螯合铁等并支持肥料产品的定制,欢迎来电,免费索取样品!

  • 公司地址
    中国,四川,成都
  • 联系电话
    18681783931

中国磷肥厂开工时间是哪一年 中国化肥厂什么时候建的

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简史

建企30年来,企业在抓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强化内部管理的同时,不断致力于对引进主要装置的改造和创新,使装置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物质消耗不断降低。积极稳妥地进行了产品结构调整,努力探索企业发展之路。特别是1997年改制后,集团公司在搞好生产经营的前提下,通过资本运作,走低成本扩张的道路发展壮大企业。

1997年6月,集团公司独家发起并以社会募集方式组建了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同年7月,1亿股”云天化”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999年7月股份公司出资收购了重庆国际复合材料公司70%的股权;

2000年4月红河磷肥厂整体进入云天化集团,并同步改制为云南红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2001年1月云南省化工研究院整体进入云天化集团,成为云天化技术中心的核心机构;

2002年1月与云南江川磷化学工业总公司共同组建了云天化集团控股的云南江川天湖化工有限公司;  2003年按照云南省化工行业整合的统一部署,云南富瑞化工有限公司、云南盐化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博源实业有限公司先后完成国有资产划转,成为云天化集团控股子公司,并对云南红云氯碱有限公司资产进行托管。

2000年8月,云天化集团总部搬迁至云南省省会—昆明市。

经历三十年的建设发展,云天化集团已从产品单一的氮肥生产企业,发展成为以化肥为主业,以有机化工、玻纤新材料、磷精细化工、盐及盐化工为重要发展方向的母子公司体制的企业集团。相应建成了以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的水富化肥、有机化工生产基地;以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为主体的重庆玻璃纤维生产基地;以云南红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的开远磷肥及磷化工生产基地;以云南盐化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的昆明盐及盐化工生产基地。并正在建设富瑞化工、天安化工、天创科技生产基地。

初步形成了化肥、有机化工、玻纤新材料、盐及盐化工和精细磷化工五个产品系列:

化肥:集团公司化肥生产涵盖了氮肥和磷肥领域,拥有30余年的生产及经营历史:氮肥是70年代国家首批成套引进的13套大氮肥装置之一,磷肥是”八五”初期国内投资建成的13套大型高浓度磷肥装置之一,拥有从美国、荷兰、德国、西班牙引进的多项国际先进水平的专利技术。主要年生产能力包括58万吨合成氨、76万吨尿素、11万吨硝酸铵、36万吨磷酸二铵、20万吨磷酸一铵、25万吨过磷酸钙、16万吨NPK复混肥、11万吨碳铵、8万吨硝酸、24万吨磷酸、86万吨工业硫酸、1.2万吨氟硅酸钠。”金沙江”牌尿素是国内大化肥行业名牌产品,1985年荣获全国大化肥第一块国家质量金牌,1990年再次蝉联国优金奖。”白鹇”牌磷酸二铵、过磷酸钙产品1997、1998年先后获”云南省名牌产品”称号,磷酸二铵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2001年跃居全国第一位。公司分别通过了ISO9001和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

有机化工:主要有机化工装置及生产能力包括:由瑞典、新加坡引进的年产7万吨甲醛、3万吨脲醛树脂生产装置;由意大利全套引进的年产1万吨季戊四醇生产装置,是国内单套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质量最好的季戊四醇生产装置;由波兰引进的1万吨聚甲醛生产装置,是国内首套万吨级聚甲醛生产装置;3万吨甲醇国产化装置。

玻纤新材料:1999年受让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CPIC)70%股份,并投资进行技改扩建使公司玻璃纤维生产能力达到25000吨/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玻纤生产基地。2001年与沙特阿拉伯外商共同投资组建重庆天维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工建设30000吨/年玻纤生产线,2003年7月点火投产。玻璃纤维是国家大力发展的新产品,也是国际上需求增长最快的产品之一。

盐及盐化工:2003年6月,根据云南省化工行业整合的要求,云南盐化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云天化集团成为控股子公司。盐化股份是由昆明盐矿、一平浪盐矿及全省盐业销售网络组成的产销一体化的大型企业,年产精制盐38万吨。公司采取”以盐为主,盐化结合”的方针,获取全方位发展。目前该公司已经过8个多月的上市辅导期,争取尽快规范上市。精细磷化工: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包括2.5万吨高品质磷酸钙盐、1万吨食品磷酸、0.3万吨六偏磷酸钠、5万吨工业五钠、0.5万吨食品五钠、1万吨五硫化二磷。

此外,集团公司还着力培育科研及开发能力。2001年,云南省化工研究院整体进入集团公司,成为集团技术中心的核心业务机构。该研究院成立于五十年代末期,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有关部委及云南省下达的”六五”、”七五”、”八五”、”九五”的大量攻关项目和科技星火项目,取得科技成果200余项,获奖项目115项。2003年初,经国家经贸委审批,云天化集团技术中心被确认为国家级技术中心。

集团公司积极发展对外关系,与国内十余家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关系,与全国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农资系统建立了供销合作关系,与日本、美国、越南、泰国、菲律宾等十余个国家的跨国公司建立了经济技术合作关系,与美国、德国等国企业建立了合资公司。

2004年在整合集团内外经贸业务的基础上组建了云南云天化联合商务有限公司,为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平台。集团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7亿美元。

截止2008年,云天化集团拥有总资产95亿元,净资产39亿元,年销售收入35亿元。拥有35家全资、控股和参股子公司。初步形成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

202年底,云天化集团开始运作整体上市,2013年度第一期20亿元短期融资券获得成功。

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1996年,公司前身“施可丰化肥厂”在山东临沂成立。

2001年,施可丰化肥厂正式变更为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成立施可丰日照化肥有限公司。

2004年,成立山东赛洋化肥有限公司,在临沂经济开发区新征地1400亩,投资11亿元,新上100万吨复合肥项目,配套40万吨/年硫磺制酸、20万吨/年合成氨、9万吨/年磷酸及水泥缓凝剂、纸面石膏板等综合利用项目,并开始与中国科学院的合作。

2006年,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联合进行缓释肥大田试验。

2006年12月,参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氮磷缓释促释技术研究” 和“控释包膜技术研究”。

2007年4月,施可丰100万吨长效缓释肥生产基地、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缓(控)释复合肥中试基地、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缓(控)释复合肥产业化基地正式建立,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施可丰化工企业技术中心中试车正式奠基。

2007年4月,公司启动“百强县”工程.

2007年5月,公司荣获“山东省最受信赖的化肥企业”荣誉称号。

2007年6月,公司成为临沂肥料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

2007年6月,施可丰长效缓释肥被授予“中国农资质量万里行名优品牌走遍中国”活动推介产品。

2007年9月,公司与北大纵横正式签约,成为战略性合作伙伴。

2007年11月,公司投资四川雷波开发磷矿资源并成立施可丰四川雷波化工有限公司。

2007年12月,公司荣获中国农资质量万里行“公益使者奖”,施可丰品牌被授予中国农资质量万里行2007农资乡村科普行暨名优产品走遍中国上榜品牌。同时公司与农资导报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08年2月,施可丰中国放心肥服务专家乡村万里行正式启动。

2008年9月,公司100万吨/年高氮复合肥项目通过验收。

2008年9月,公司及董事长解永军分别被授予“中国化肥流通体制改革辉煌十年突出贡献奖”。

2008年11月,公司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联手并联合国内22家农科院(所)成立“全国缓控释肥试验示范协作网”,同时施可丰第500万袋长效缓释肥隆重下线,这标志着施可丰缓控释肥生产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2008年11月,施可丰“异粒变速控释肥料制造技术与产业化”项目成果顺利通过鉴定。

2008年12月,“施可丰”荣获第三届“中国农民喜爱的农资品牌”称号。

2009年1月,施可丰长效缓释复合肥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迄今为止我国肥料行业获得的最高奖项。

2009年1月,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运生荣膺CCTV2008年度“三农人物”荣誉称号。

2009年1月,“赛洋”复合肥荣获“山东名牌”称号。

2009年3月,解永军董事长荣膺“改革开放三十年创业创新人物”称号。

2009年5月,施可丰20万吨/年硫酸钾型长效缓释复合肥项目隆重奠基。

2009年9月,“施可丰”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9年10月,施可丰长效肥荣获“中国土壤肥料业60年最具影响力产品”称号。

2009年11月,公司被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国税局、山东省地税局联合授予“高新技术企业”荣誉称号。

2009年11月,施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0万吨/年合成氨项目奠基。

2009年11月,施可丰四川雷波化工100万吨磷复肥项目开工奠基。

2009年12月,施可丰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的“异粒变速控释肥制造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荣获“临沂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施可丰公司技术总监石元亮获得“临沂市科学技术最高奖”。

2009年12月,公司控股甘肃金昌化工复合肥厂。

2010年1月,公司获得“2009山东省化肥企业10强”和“2009中国化肥企业100强”荣誉称号。

2010年3月,施可丰四川雷波化工有限公司长效缓释肥二期项目签约。

2010年8月,山东金牛生态农业合作社在公司成立。

2010年8月,甘肃施可丰新型肥料公司成立。

2010年11月,稳定性肥料产业发展论坛暨稳定性肥料行业标准新闻发布会召开。

2010年12月,由公司牵头成立“稳定性肥料产业技术联盟”。

2010年12月,公司22万吨硫磺酸制酸工程建成投产。

2011年1月,公司通过方圆标志认证监督审核。

2011年4月,公司抗旱型控制释放复合肥料通过验收。

2011年4月,公司新开发的两种新型肥料——施可丰1号和“锌钙念”多肽聚能肥正式发布。

2011年8月,甘肃施可丰农业工程研究所成立。

2011年9月,公司获得“2011年度临沂市市长质量提名奖”。

2011年12月,公司承担的“长效缓释复合肥制造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星火计划项目证书。

2011年12月,马铃薯专用肥,当归、党参稳定性专用肥通过鉴定。

2011年12月,公司参与制定的《缓释/控释肥料养分释放期及释放率的快速检测方法》(HG/T 4216-2011)正式颁布。

2012年1月,“异粒变速控释肥料制造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全国工商联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2年4月,公司荣获“省级创新型企业”荣誉称号。

2012年4月,公司100万吨高氮复肥项目(二期)环保设施通过验收。

2012年5月,“施可丰”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13年8月,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黄磷产量

云南作为我国黄磷第一大省,截至9月28日,黄磷日产量805吨。

据悉,以水电资源和磷矿石资源丰富的云南、四川和贵州等西南地区是我国黄磷主要产地,其中云南黄磷产能占总产能近五成,居全国第一。2021年全国黄磷有效产能143.45万吨,云南、四川、贵州产能分别占比46%、23%、19%。

行业相关人士表示,秋冬季节为传统枯水期,水力发电量下降、成本高,贵州、四川黄磷供应也可能有所收紧。长期来看,黄磷上游为磷矿石,近年来政策对磷矿石的管制逐渐趋严,磷矿石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受上游原料制约,未来黄磷新增产能有限。

澎湃新闻了解到,生产1吨黄磷需要约10吨以上磷矿,生产过程需高温,为高耗能化工品。

受能耗双控影响,近年来我国黄磷有效产能、产量已经呈明显下降趋势,2017年至2021年,我国黄磷有效产能从155.6万吨下降到139.55万吨,降幅超10%,产量从88.19万吨下降到68.9万吨,降幅超20%。

从需求端来看,全球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品种——草甘膦是黄磷主要下游之一,消费占比近30%。短期来看,进入“金九银十”黄磷下游旺季,黄磷需求正在扩大。长期来看,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推动草甘膦等农资品需求向好,我国是草甘膦生产大国,下游草甘膦需求增长拉动黄磷需求持续提升。

黄磷作为草甘膦基础原料,占草甘膦生产成本20%。

蜀ICP备150132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