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钾对水稻的生理作用是什么?水稻吨田宝能缓解缺素和过量的危害吗?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的成分,是叶绿素的主要成分,可促进根、茎、叶、籽实的发育,缺乏氮时,水稻会叶色黄绿,叶片狭小,植株矮;茎秆硬而细小,穗子短小;不发根,不发蘖。氮过量时,水稻会叶色浓绿,叶片宽大下垂;分蘖多,但软弱。
磷可促进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增强分蘖势,籽粒充实;增加淀粉合成;加强各生长点的发育。缺乏磷时,叶片暗绿,叶片狭窄,有赤褐色斑点;分蘖少,严重缺乏时停止生长,不分蘖;延迟成熟,籽粒不饱满;磷过量时的害处不明显,但无增产作用,还会引起缺锌症而减产。
钾是淀粉、纤维素的合成和体内运输时不能缺少的;钾可提高根的活力、延缓叶片衰老,同时又能增强抗御病虫害等灾害的能力。缺乏钾时,水稻的叶色暗绿、叶片宽而短,出现棕色斑点,叶尖及叶边缘卷曲,叶远看似火烧;根短而细,秆弱易倒伏。钾肥过量无害处,但无明显增产作用。
水稻吨田宝可以缓解氮、磷、钾缺乏或过量的危害。水稻吨田宝具有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根系活力、提高根系吸收养分和同化养分的功能,在缺素条件下,水稻吨田宝处理可以促进水稻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和同化,可以缓解缺素症。同时,水稻吨田宝可以协调氮、碳代谢,促进水稻由氮代谢向碳代谢转移,提高水稻植株中的碳氮比,保障水稻在过量的氮肥环境中,依然保持正常的生长,不至于生长的过旺、过嫩,避免了水稻群体过大、旺长和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氮磷钾肥对水稻的作用?
氮、磷、钾是水稻正常生长的三大必需营养元素,三者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 氮、磷、钾肥的施用均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且各种肥料配比的增产效果显著优于任一肥料配施。氮、磷、钾肥两两互作对水稻产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当肥料用量处于低中水平时,互作效应均表现为协同促进作用,肥料用量超过一定水平后则表现为拮抗作用。对水稻氮、磷、钾养分吸收影响最大的交互作用分别是氮钾、氮磷和磷钾互作。
氮肥的作用和用途有哪些
氨肥的作用是促进光合作用、促进合成蛋白质和促进长势。氨肥可以用于疏花疏果以及水稻制种。
1、促进光合作用:
氮肥可促进光合作用。因为氮里面含有叶绿素成分,叶绿素是促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酶是促使各种物质转化的催化剂,植物作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氮元素。
2、促进合成蛋白质:
氮是作物体内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没有氮就不能形成蛋白质,没有蛋白质就不会有各种生命现象。
3、促进长势:
氮肥能促使树木枝叶更繁茂,能加强营养生长。如果植物缺少氢肥,就容易出现瘦小、叶子发黄情况,整体的生长速度也会变慢。
4、疏花疏果:
桃树的花器对尿素很敏感,在用尿素对桃和油桃进行疏花疏果实验中,需要较高浓度的尿素才能显示良好效果,一般最适浓度为8%-12%,喷后1-2周内,即能达到疏花疏果的目的。
5、水稻制种:
杂交稻制种中为了有效提高父母本异交率,一般是用赤毒素喷施母本,但由于赤霉素价格较贵,用其制种成本高。人们用尿素代替,也是有很好的作用。
氨肥的名词释义。
1、是指以氮(N)为主要成分,具有N标明量,施于土壤可提供植物氮素营养的单元肥料。氮肥是世界化肥生产和使用量最大的肥料品种。氮肥按含氮基团可分为氨态氮肥、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硝铵态氮肥、氰氨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
2、化学氮肥生产的主要原料是合成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硫酸铵是最主要的氮肥品种;60年代,增加了硝酸铵;70年代以来,尿素成为主导的氮肥品种。碳酸氢铵是中国80年代主要生产的氮肥品种之一。
氮肥的作用?
答:具有氮(N)标明量,并提供植物氮素营养的单元肥料。氮肥的主要作用是:(1)提高生物总量和经济产量;(2)改善农产品的营养价值,特别能增加种子中蛋白质含量,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施用氮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增加粮食作物产量的作用中氮肥所占份额居磷(P)、钾(K)等肥料之上。
氮、磷、钾对水稻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氮对水稻的生理作用:在各种营养元素中,氮素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最大。水稻在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的氮素含量是不同的。一般茎叶中的含量约为1%~4%,穗中含量为1%~2%。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物质,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占蛋白质含量的16%~18%。水稻体内的核酸、磷脂、叶绿素及植物激素,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重要物质也都含有氮。所以,氮素在维持和调节水稻生理功能上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氮素供应适宜时,根部生长快,根数增多,但过量反而抑制稻根生长。氮素能明显促进茎、叶生长和分蘖原基的发育,所以植株体内含氮量越高,叶面积增长越快,分蘖数越多。氮素还与颖花分化及退化有密切关系,一般适量施用氮素能提高光合作用和形成较多的同化产物,促进颖花的分化并使颖壳体积加大,从而可增大颖果的内容量,有利于提高谷重。
缺氮症状通常表现为叶色失绿,变黄。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缺氮会阻碍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减弱光合作用,影响干物质生产。严重缺氮时细胞分化停止,表现为叶片短小,植株瘦弱,分蘖能力下降,根系机能减弱。氮素过多时,叶片拉长下披,叶色浓绿,茎徒长,无效分蘖增加,群体容易过度繁茂,致使透光不良,结实率下降,成熟延迟,加重后期倒伏和病虫害的发生。
磷对水稻的生理作用:水稻茎叶中磷的含量一般为0.4%~1.0%。穗部含磷量较高,在0.5%~1.4%之间。磷是细胞质和细胞核的重要成分之一,而且直接参与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一些高能磷酸又是能量储存的主要场所。磷素供应充足,水稻根系生长良好,分蘖增加,代谢作用旺盛,抗逆性增强,并有促进早熟和提高产量的作用。磷参与能量的代谢,存在于生理活性高的部位。因此,磷在细胞分裂和分生组织的发育上是不可缺少的,幼苗期和分蘖期更为重要。
水稻缺磷时植株往往呈暗绿色,叶片窄而直立,下部叶片枯死,分蘖减少,根系发育不良,生育停滞,常导致稻缩苗、红苗等现象发生,生育期推迟,严重影响产量。
钾对水稻的生理作用:水稻不同生育时期茎、叶中钾的含量约为1.5%~3.5%,穗部含量较低,一般在0.5%~1%以下。钾在植物体内几乎完全以离子状态存在,部分在原生质中处于吸附状态。钾与氮、磷不同,它不是原生质、脂肪、纤维素等的组成成分。但在一些重要的生理代谢上如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转移等,钾都具有触媒作用,能促进这些过程的顺利进行。钾还有助于氮素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所以施氮越多,对钾的需要量也就相应增加。钾对植物体内多种重要的酶有活化剂的作用。适量的钾能提高光合作用和增加稻体碳水化合物含量,并能使细胞壁变厚,从而增强植株抗病、抗倒伏能力。
水稻缺钾时根系发育停滞,容易产生根腐病,叶色变浓绿程度与施氮过多时相似,但叶片较短。严重缺钾时,首先在叶片尖端产生黄褐色斑点,逐渐扩展至全叶,茎部变软,株高伸长受到抑制。钾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大,能从老叶向新叶转移,缺钾症先从下部叶片出现。钾不足时淀粉、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减少,水稻处于繁茂遮阴或光照不足的条件下,增施钾肥后生育大多可以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