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出售高质量的氨基酸液、氨基酸原粉、氨基酸微量元素、eddha铁、螯合铁等并支持肥料产品的定制,欢迎来电,免费索取样品!

  • 公司地址
    中国,四川,成都
  • 联系电话
    18681783931

将化肥分为氮磷钾肥和复合肥 复合肥按照氮磷钾的比例可以分为

常见的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有哪些……

氮肥: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氨水、液氨,硝酸钠、硝酸钙、硝酸铵。

磷肥:磷酸钙、重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矿粉,磷酸钙、重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矿粉。

钾肥: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钾泻盐、磷酸一钾,钾石盐、钾镁盐、光卤石、窑灰钾肥。

复合肥:

1、水稻专用肥

是以尿素、磷铵和氯化钾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25%。可作基肥、追肥,一般亩用量60-75公斤,基肥占施肥量的60-70%,追肥占30-40%。

2、玉米专用肥

玉米专用肥是根据玉米生长过程中的需肥特性,适合玉米对氮磷钾的需求,专业配方生产的专用肥料

3、毛竹专用肥

是以尿素、磷铵和氯化钾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28.5%.亩用50公斤,每年5-6月间结合除草,采用条施或沟施。

4、茶叶专用肥

是以尿素、磷铵、硫酸钾和适量的镁、硼等中微量营养元素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25.0%.以成年树亩产量来确定施肥量,一般亩产干茶50、100、150公斤,分别施专用肥70、90、120公斤。

5、烟草专用肥

一般中等肥力田按50克/株,在烟草移载时开条沟条施。

扩展资料:

选购标准:

1、按肥科学

市场上销售复合肥料有相当部分不符合国家DB15063-94标准。国家标准规定,复混肥(复合肥)有效养分含量,高浓度氮磷钾总量≥40%,低浓度氮磷钾含量≥25%,不包括微量元素和中量元素;水溶性磷含量≥40%,水分子含量低于5%;粒径为1~4.75毫米等。

所以选购复合肥时除了看商标和养分含量外,还需注意厂家和产地。此外,复合肥中的钾有两种,一种为氯化钾,另一种为硫酸钾。氯化钾含有氯,对忌氯作物不宜施用。

凡复合肥料袋上没有标“S”符号者其钾皆为氯化钾,忌氯作物如葡萄、马铃薯、烟草、甜菜等千万不能施用,一定要选用肥料袋上标有“S”符号的复合肥,即由硫酸钾组成的复合肥。

2、按作物品种

一般大田作物选用氮磷钾复合肥,小麦高产田应选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小麦、水稻、谷子等密植作物,适宜用粉状复合肥;稀植中耕作物如玉米应选用颗粒状复合肥;蔬菜尤其是果菜和根菜类及果树等经济作物需要较多,应选用含钾较高、低氮的氮磷钾复合肥。

3、按土壤性状

对微碱性、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ph值一般为8.0左右)、有效氮和磷缺乏的土壤,一般应选用酸性复合肥,如磷酸一铵或腐植酸类氮磷钾复合肥、氮磷复合肥为宜。但对少数红粘土或酸性棕壤土应选用碱性复合肥,如磷酸二铵等。

4、按施肥方法

为提高复合肥的肥效,不同施用方法应选不同剂型复合肥。作基肥施用时必须选用颗粒状复合肥,而且颗粒的硬度愈高愈好,肥效最长。

选用复合肥中氮素由铵态氮配成的复合肥,有利提高氮素的利用率。如作追肥施用则应选用粉状复合肥,而且要注意复合肥磷素中的水溶性磷含量应大于40%,氮素则由铵态氮和硝态氮两种类型氮组成的复合肥为宜。一般基施腐植酸类复合肥的效果优于追施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复合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钾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磷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氮肥

化肥小知识

1. 化肥常识

化肥的常识: 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共有16种: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铜Cu、锌Za、硼B、钼Mo、氯Cl,缺一不可。

其中碳氢氧可以在空气和水中获得,氮磷钾需用量较大,称为大量元素,种植作物时必须人为补充,其余(钙、镁、硫。.氯)需用量较小,称为中微量元素,因土壤中有一定含量,一般不用补充,但如果作物出现缺少某种微量元素的症状时,则必须补充。

化肥按所含的元素可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微肥。 常见的氮肥有:尿素、碳铵、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和氨水也是氮肥,但现在已很少见,硝铵可以制成炸药,现已禁止流通,氨水含量低、使用麻烦,属于落后品种,现已淘汰。

二铵严格的讲应该属于复合肥,二铵含磷46%、含氮18%,属二元复合肥,因其含磷量高,所以常被说成是磷肥。还有一铵(含磷44%、氮11%)和二铵类似。

磷肥的品种还有: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钙镁磷,但因为它们的含量都不高,所以现在最常用的还是磷酸二铵和磷酸一铵。 钾肥主要有硫酸钾、氯化钾,含氯过高会影响果实的品质,所以经济作物(果树、蔬菜)多用硫酸钾,氯化钾价格便宜,多在大田作物(玉米、小麦等)中使用。

复合肥是指在成分中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或含其中任何两种元素的化学肥料。 微肥就是不含氮磷钾,只含有微量元素的化肥,其中又分为单质的和复合型的。

化肥按施用方法又可分为种肥、底肥、追肥、冲施肥、叶面喷施肥。从百度百科里搜索以上名词,可以查到更详细的解释。

现在的化肥都以氮磷钾三元素为主,即使标识上写着含有微量元素,质检部门也不会去检测,也就是说只要化肥的氮磷钾含量达到了,就是合格的产品,所以化肥厂为了节省成本,根本不会在化肥中添加微量元素,市面上的一些所谓的“专用肥”说含有什么微量元素啦、有机质啦,都是骗人的!化肥的季节性很强,但用肥高峰各地区是不一样的,因为南北方存在季节差异,可能南方已经开始耕种了,北方还在下雪。各地区使用的化肥品种都是一样的,只是品牌会不同。

我说的这些应该对你有帮助。

2. 求化学小常识100条关于化学的生活小常识

一、化学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5.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二、填空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28、启普发生器由三部分组成:球形漏斗、容器、导气管.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31、写出下列物质的颜色、状态胆矾(蓝矾、五水硫酸铜CuSO4•5H2O):蓝色固体碱式碳酸铜(铜绿):绿色固体 黑色固体:碳粉、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CuSO4)、氯酸钾、氯化钾、氧化镁、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锌紫黑色:高锰酸钾 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FeSO4)32、要使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33、由双原子构成分子的气体:H2、O2、N2、Cl2、F234、下列由原子结构中哪部分决定:①、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②、元素的分类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③、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④、元素的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⑤、相对原子量由质子数+中子数决定.35、学过的有机化合物:CH4(甲烷)、C2H5OH(酒精、乙醇)、CH3OH(甲醇)、CH3COOH(醋酸、乙酸)36、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1)五个不改变:认宏观看元素的种类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从微观看原子质量、原子的种类和原子数目不变;(2)两个一定改变:认宏观看物质种类一定改变,从微观看分子种类一定改变;(3)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总和可能改变.37、碳的两种单质:石墨、金刚石(形成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不同).38、写出下列物。

3. 化肥常识

化肥的常识:

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共有16种: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铜Cu、锌Za、硼B、钼Mo、氯Cl,缺一不可。

其中碳氢氧可以在空气和水中获得,氮磷钾需用量较大,称为大量元素,种植作物时必须人为补充,其余(钙、镁、硫。.氯)需用量较小,称为中微量元素,因土壤中有一定含量,一般不用补充,但如果作物出现缺少某种微量元素的症状时,则必须补充。

化肥按所含的元素可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微肥。

常见的氮肥有:尿素、碳铵、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和氨水也是氮肥,但现在已很少见,硝铵可以制成炸药,现已禁止流通,氨水含量低、使用麻烦,属于落后品种,现已淘汰。

二铵严格的讲应该属于复合肥,二铵含磷46%、含氮18%,属二元复合肥,因其含磷量高,所以常被说成是磷肥。还有一铵(含磷44%、氮11%)和二铵类似。磷肥的品种还有: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钙镁磷,但因为它们的含量都不高,所以现在最常用的还是磷酸二铵和磷酸一铵。

钾肥主要有硫酸钾、氯化钾,含氯过高会影响果实的品质,所以经济作物(果树、蔬菜)多用硫酸钾,氯化钾价格便宜,多在大田作物(玉米、小麦等)中使用。

复合肥是指在成分中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或含其中任何两种元素的化学肥料。

微肥就是不含氮磷钾,只含有微量元素的化肥,其中又分为单质的和复合型的。

化肥按施用方法又可分为种肥、底肥、追肥、冲施肥、叶面喷施肥。

从百度百科里搜索以上名词,可以查到更详细的解释。

现在的化肥都以氮磷钾三元素为主,即使标识上写着含有微量元素,质检部门也不会去检测,也就是说只要化肥的氮磷钾含量达到了,就是合格的产品,所以化肥厂为了节省成本,根本不会在化肥中添加微量元素,市面上的一些所谓的“专用肥”说含有什么微量元素啦、有机质啦,都是骗人的!

化肥的季节性很强,但用肥高峰各地区是不一样的,因为南北方存在季节差异,可能南方已经开始耕种了,北方还在下雪。

各地区使用的化肥品种都是一样的,只是品牌会不同。

我说的这些应该对你有帮助。

4. 我想了解一些化肥知识

化学肥料的种类很多,所涉及的知识也很复杂,本课题只是简单地对化肥的作用和影响作一概要介绍。

这部分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有利的一面,在课题的引言部分扼要说明化肥对农业增产的作用,并以常用的氮、磷、钾肥为例,进一步具体介绍氮、磷、钾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化肥的增产作用提供理论和事实例证,同时展现化学的价值。另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所带来的问题——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从环境角度简单提及了农业生产中的另一重要化工产品农药的使用。

从而全面而真实地将人类在化肥、农药使用上所面临的问题呈现给学生,不仅让他们了解科学发展已经解决的问题,还让他们了解科学发展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关于化肥的简易鉴别,教材以活动与探究和资料的形式分别探索和介绍了氮、磷、钾肥的区分及不同氮肥的鉴别。

前者利用氮、磷、钾肥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设计简单易行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它们的不同,并归纳、总结出区分它们的方法。学生从中不仅能了解三种化肥的简易鉴别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习和体验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更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资料中提供的氮肥的简易鉴别,实际上是一种简易的化学分析,其中涉及了一些学生尚未学过的铵盐的化学性质(以小注形式作出解释),这些并不影响实际操作,还可供有这方面兴趣的学生阅读和使用。 教学建议如下: 1.教材中化肥的知识很有限,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化肥和农业发展的一些趋势,树立一些观念。

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相关资料,如化肥发展的概况和趋势等;也可以结合本课题后的调查与研究发动学生收集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2.可以结合生物课的学习,开展化肥对植物生长影响的课外实验活动。

3.地处农村或靠近农村的学校,应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补充一些具体种类的化肥、农药的应用知识和技术,使学用结合。 4.注意利用对有关化肥、农药使用利弊的思考,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使他们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解决原有问题、促进社会和生产发展的同时,往往又可能会引出新的问题,因此使他们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是永无止境的。

三、资料 1.植物营养元素 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有必需元素和有益元素之分;必需元素中又有大量(亦称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之分。 必需元素指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而不能用其他元素代替的植物营养元素。

根据植物需要量的多少,必需元素又分为必需大量元素和必需微量元素。必需大量元素有碳、氢、氧、氮、磷、硫、钾、镁、钙;必需微量元素有铁、锰、锌、铜、硼、钼、氯。

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虽在需要量上有多少之别,但对植物的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功能,都是不可缺少的。 必需元素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构成植物体内有机结构的组成成分,参与酶促反应或能量代谢及生理调节。

如纤维素、单糖和多糖中含有碳、氢、氧;蛋白质中含有碳、氢、氧、氮、磷、硫;某些酶中含有铁或锌;Mg2+和K+是两种不同的酶的活化剂;K+和Cl-对渗透调节具有重要作用,等等。 有益元素指一些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而不是所有植物必需的元素。

如硅、钴、镍、钠等。 硅是稻、麦、甘蔗等禾本科植物所必需的,对番茄、黄瓜、菜豆、草莓等也有一定作用。

缺硅会使植物生殖生长期的受精能力减弱,降低果实数和果重。 钴是豆科植物固氮及根瘤生长所必需的;镍在豆科植物氮代谢中有重要功能。

除可促进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外,有的有益元素可代替某种必需元素的部分生理功能。如对于某些嗜钠植物(甜菜等),Na+可以在渗透调节等方面代替K+的作用。

当K+供应不足时,Na+可以取代K+。 2.肥料的分类和发展趋势 可直接或间接为作物提供养分的物料都叫做肥料。

肥料的种类很多,它们的来源、成分、性质、肥效和施用方法各不相同。按肥料的作用可以把肥料分为直接肥料和间接肥料,直接肥料主要为作物提供必需营养成分,对作物具有直接营养作用;间接肥料是以调节土壤酸碱度、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生化性质和协调作物生长发育为主要功效的。

肥料的发展趋势与农业及整个社会的发展相一致。一方面为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方便贮运、施用和不污染环境,化学肥料的生产向高效化(即肥料所含有效养分浓度高)、复混化(所含养分种类多,含农药、激素、除草剂等)、长效化(肥料的肥效持续时间长)和液体化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为了有利于维持地力、降低农业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维护营养元素在食物链中正常循环和保持农业生态平衡,在肥料施用和作物耕作制度上应建立和推进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配合施用的施肥体系,作物与牧草轮换耕作,秸秆还田及绿肥(由绿色植物体直接翻埋或堆沤成的肥料)应用等也是农业生产中肥料发展的重要趋势。 3.化学肥料与农家肥料的比较 如果按肥料的来源来分,肥料可分为农家肥和化肥两类。

农家肥大多是有机肥料。农家肥的种类繁多(如人粪尿、牧畜粪尿和厩肥、绿肥、堆肥和沤肥等),而且来源广、数量大,便于就地取材。

5. 化肥使用常识有哪些

凡由工厂化学合成的或加工制造的肥料或作肥料用的工厂副产品,统称化学肥料。

目前主要的化学肥料有—氮肥、磷肥、钾肥、微量元素肥料及复合肥。在我国农 业生产中,作物氮素营养的大部分由化学氮肥提供,磷 素营养的一半以上由化学磷肥供给。

所以,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化学肥料有如下特点:第一,养分含量高。

化学肥料的养分含量都在百分 之十几以上,最高达到82% (液氨),远远超过农家 肥。因此,施用化肥能够向作物提供大量养分。

尤其是 在当前高产、高复种的条件下,作物需要的养分数量很 大,仅仅靠施用农家肥是难以满足需要的。 除少数化学 磷肥(如磷矿粉和钙镁磷肥)。

之外,其他化肥几乎完 全溶解于水。因此,化肥中的养分易被作物直接吸收 利用。

第二,肥效快。施用化肥之后,在短时间内能明显 见效,而农家肥的肥效较缓慢。

所以,施用化肥能及时 纠正营养缺素或减轻缺素造成的损失。 但化肥的肥效持 续时间短,施用应少量多次。

第三,理化性状好。化肥多为固体,养分浓度高,体积小,贮存、运输和施用都很方便,可以穴施、撒 施、条施,做基肥、种肥和追肥等。

第四,有一定的副作用。长期单一施用某些化肥之 f 后,土壤可能变酸或变碱,影响作物生长。

例如,施用 我氯化铵,引起土壤酸化;相反,施用硝态氮肥,使土壤 碱性增加。有的化肥影响到土壤的结构,使土壤板结难 p 耕。

施用硫酸铵,堵塞土壤孔隙。此外,有些化肥施用 不当,还会伤害作物,如碳酸氢铵和氨水,如果不注意 施用方法,就会造成伤根烧苗。

化肥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化肥有很多种的。

(1) 氮肥:即以氮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包括碳酸氢铵、尿素、销铵、氨水、氯化铵、硫酸铵等.

(2) 磷肥:即以磷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包括普通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

(3) 钾肥:即以钾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目前施用不多,主要品种有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等.

(4) 复、混肥料:即肥料中含有两种肥料三要素(氮、磷、钾)的二元复、混肥料和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三元复、混肥料.其中混肥在全国各地推广很快.

(5) 微量元素肥料和某些中量元素肥料:前者如含有硼、锌、铁、钼、锰、铜等微量元素的肥料,后者如钙、镁、硫等肥料.

(6) 对某些作物有利的肥料:如水稻上施用的钢渣硅肥,豆科作物上施用的钴肥,以及甘蔗、水果上施用的农用稀土等.

扩展资料:

土壤中的常量营养元素氮、磷、钾通常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需要施用含氮、磷、钾的化肥来补足。而微量营养元素中除氯在土壤中不缺外,另外几种营养元素则需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化肥一般多是无机化合物,仅尿素[CO(NH2)2]是有机化合物。

凡只含一种可标明含量的营养元素的化肥称为单元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等。凡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且可标明其含量的化肥称为复合肥料或混合肥料。品位是化肥质量的主要指标。它是指化肥产品中有效营养元素或其氧化物的含量百分率。

根据化学性质可将化学肥料分为:

1.生理酸性肥料。在化学肥料的水溶液中牧草吸收肥料的阳离子过多,剩余的阴离子生成相应的酸类,使溶液变酸,大多数的铵盐和钾盐都属于这类肥料。

2.生理碱性肥料。如果牧草吸收利用的阴离子比吸收利用的阳离子快时,土壤溶液中阳离子过剩,生成相应的碱性化合物,使溶液变成碱性,如硝酸钙、硝酸镁等都属于碱性肥料。

3.生理中性肥料。牧草吸收阴离子与吸收阳离子的速度大致相等土壤溶液呈中性反应,如硝酸钾、硝酸铵、尿素等。根据养分的成分可将化学肥料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微量元素等。根据用途可将化学肥料分为:基肥和追肥。

此外还可将化学肥料分为速效肥、缓效肥、长效肥。土壤用肥、叶面用肥等。

化肥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盐类组成,所以长期和大量施用这些由盐类组成的肥料,当肥料进入土壤后,就会增加土壤溶液的浓度而产生不同大小的渗透压,作物根细胞不但不能从土壤溶液中吸水,反而将细胞质中的水分倒流入土壤溶液,就导致作物受害。典型的例子就是作物“烧苗”

农药大量施用后,造成农药残留或深入地下水,对水源也造成污染。近几年大蒜价格低就是因为农药残留超标,国外收购商取消收购,导致的。我们自己食用的也可能检验不合格,只是国内民众的觉悟没有那么高,再就是自己化验的成本太高。普通民众承担不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化学肥料

根据所含植物营养元素的不同 将化肥分为氮磷钾肥和复合肥

农作物生长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其中一部分来自空气、 水 和土壤,还有一部分靠化学肥料来补充.根据所含植物营养元素的不同,化肥可分为 复合 肥、磷肥、氮肥、钾肥.

铵态氮肥能否与碱性物质混用?不能 ,因为 铵盐与碱反应产生氨气 .

波尔多液是用 硫酸铜 和 氢氧化钙 混合制得的.

复合肥,氮肥,磷肥,钾肥有什么区别?

复合肥:指的是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NPK元素的化成肥料。包括:一铵(磷酸一铵)、二铵、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以及市面上销售的那些三元、二元的复合肥。

氮肥:尿素、硝铵、碳铵、硫酸铵、硝酸钙、硝酸钠、氯化铵、液氨、氨水

磷肥:钙镁磷肥、普钙(普通过磷酸钙)、重钙、磷矿粉

钾肥:氯化钾、硫酸钾

1、复合肥具有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状好等优点,对于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作物的高产稳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它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它的养分比例总是固定的,而不同土壤、不同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种类、数量和比例是多样的。因此,使用前最好进行测土,了解田间土壤的质地和营养状况,另外也要注意和单元肥料配合施用,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2、氮是长叶子的肥料;缺氮植物生长慢.含有作物营养元素氮的化肥,元素氮对作物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组成部分、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叶绿素的组成部分。

3、磷肥,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加速谷类作物分蘖和促进籽粒饱满;促使棉花、瓜类、茄果类蔬菜及果树的开花结果,提高结果率;增加甜菜、甘蔗、西瓜等的糖分;油菜籽的含油量。

4、钾是长根的肥料,缺钾抗性差(抵抗病害能力差)。全称钾素肥料,以钾为主要养分的肥料.肥效的大小,决定于其氧化钾含量,能使作物茎秆长得坚强,防止倒伏,促进开花结实,增强抗旱、抗寒、抗病虫害能力。

蜀ICP备150132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