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出售高质量的氨基酸液、氨基酸原粉、氨基酸微量元素、eddha铁、螯合铁等并支持肥料产品的定制,欢迎来电,免费索取样品!

  • 公司地址
    中国,四川,成都
  • 联系电话
    18681783931

化肥厂桥架 化工厂桥架怎么做

河南炫阳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河南炫阳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是2018-03-09在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注册成立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太康县逊母口镇(化肥厂北门)。

河南炫阳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11627MA44Y79MXM,企业法人李红刚,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河南炫阳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高低压配电柜 配电箱 桥架 母线槽 箱式变压器 机电设备 制造 销售。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河南炫阳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安全生产半年总结范文3篇

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只有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我们国泰民安的目标才能更好的实现。下面我整理了安全生产半年总结,供你参考。

安全生产半年总结范文一

一、组织机构建设情况

为切实做好XX年度的安全生产工作,明确了工作重点,强化了工作措施。公司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公司2500t/d生产线的投入生产,机构部门、人员的变动,对以前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下发文件《关于调整安全生产管理网络的通知》,明确了安全委员会成员及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完善了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管理网络。生产规模的扩大,公司按照《安全生产法》要求成立了安全科办公室,配备专职安全检查人员。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

为抓好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落实,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我公司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健全了全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网络。公司成立了安全科办公室,负责全公司安全生产监管工作。12个部门(车间)负责人,任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配备了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二是层层落实了XX年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目标责任,逐级明确责任分工。公司与所管辖12个部门(车间)签订了《XX年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责任状》,车间与班组逐级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实现了安全生产责任壮的签订,并在公司安全科的监管下各项责任与考核得到了有效的实施。

三、安全生产宣传培训及活动情况

6月份,由公司安全委员会组织,开展以 安全发展、预防为主 为主题的 安全生产宣传月 活动。这次活动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来进行,召开安全生产月活动动员大会,布置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挂安全宣传月巨型横幅4幅,厂区内粘贴安全生产宣传标语20幅。设立安全生产知识展区一个,粘贴安全知识宣传挂图18幅。开展了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培训,利用三天时间在食堂大餐厅播放教育影片 新工人入厂安全教育影片 、 习惯性违章行为篇 、 机械事故案例影片 音像教材,参加学习人数达100%。

6月25日由公司安全委员会组织开展了一次 安全知识竞赛 活动,此次知识竞赛充分围绕公司生产安全特点,和安全生产常识为基础,在全公司开展,共发出竞赛试卷337份,收回337份,通过评比产生了一等奖二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六名。

通过以上安全生产宣传、培训、安全知识竞赛等,使我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的安全知识与安全技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加强了在生产过程中安全防范意识。

四、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上半年,公司根据《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各项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以新生产线的各项安全为工作重点。对新招员工、老线转岗员工做了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特种设备操作工都已全部经过培训,并起得了特种作业证。对公司内新投入使用的特种设备(铲车、行车、压力容器、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按要求进行了质量检测全部合格,复合使用要求。建立了各项安全管理台账。对各种机械设备、危险作业点、操作平台,设立了安全警示牌,安装了安全防护罩及安全防护栏。

完善了新投入使用的新办公楼、食堂、宿舍楼及厂区内消防设施,合理、正确地配置了消防器材(室外消火栓、室内消火栓、灭火器)等。

为防厂内交通安全,在厂一号门、二号门各设置了车辆限速牌2块,限速5公里,对厂内道路上离路面小于5米的空架输送皮带桥、电线桥架全部设置了限高牌,组织全厂职工参加交通安全学习一次。

五、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与隐患整改情况

公司以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管理方针为指导,制定了完善的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分为日常检查、每月检查、季节性检查、不定时检查等,重点对作业场所现场进行检查,对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及一切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行为为重点检查内容。

上半年,以xxxx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行动》的通知要求为指导,结合我公司 安全生产月活动 的安全大检查,组织开展了安全大检查一次,共查处安全生产隐患32处,由公司安全科下达了整改通知书,已经全部按要求进行了隐患整改。

每月4次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检查,由公司安委会组织,共计开展安全检查20次,所检查出的隐患由现场管理检查组织小组当场对所属部门(车间)下发整改指令,并在第二天的安全生产现场检查情况通报上通报公司领导和部门(车间)。上半年共计检查出的隐患70项,由安全科根据所找出隐患进行复查。已全部整改完成。

消防安全专项检查,由委员会、安全科组织开展2次,对全厂的消防设施、器材进行了全面检查,确保了消防设施的有效性,并对查找出来的包装工宿舍、车库、仓库的灭火器配置不够,部份消防安全通道堵塞等问题,全面进行了整改现已全部整改完成。

安全生产半年总结范文二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联社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来抓,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不断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今年来,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和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加大了对供销系统内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力度,深入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使全系统的安全生产形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现将今年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组织机构建设情况:

为切实做好20xx年度的安全生产工作,我社根据实际,明确了工作重点,强化了工作措施,下发文件《关于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的形式,明确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成立了安监办公室,配备专职安全检查人员。按照条块责任分工的原则,联社一把手负总责,各基层社主任对各企业的安全生产负责,各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将具体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和个人。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

为抓好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落实,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我社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健全了全系统安监组织网络。联社成立了安监办公室,负责全系统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9个基层社也相应建立了一把手任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配备了安全管理人员;二是层层落实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逐级明确责任分工。联社与各基层社签订了《20xx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

三、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上半年,根据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联社按照责任分工,开展了春、夏拉网式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重点开展了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农药化肥储存、销售等环节上的检查。

联社领导和各基层社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深入到每个经营单位,全面开展了安全生产综合整治和夏季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检查了农资经营单位45个。

四、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和隐患整改情况:

联社下属供销社数量多,分布广,职工流动性大,负责人安全管理水平低,给全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历年来,联社对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大多数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有所提高,各项安全工作有专人抓,今年以来,供销系统未发生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在安全工作检查过程中,我们先后发出3份的隐患整改通知书,目前这几项隐患整治工作已落实。

五、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1、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配合经营单位搞好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使企业充分认识到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安全就是效益。

2、加大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强化各企业的法律意识。按照《安全生产法》、《安监规定》的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各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3、进一步巩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成果。加大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章操作、违规生产的行为,消除事故隐患。

总之,上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中,联社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消除了事故隐患,但离各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下半年的工作中,联社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各级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精神,明确责任,加大力度,把供销系统的安全生产工作深入扎实、坚持不懈的开展下去,抓出特色,抓出成效,确保供销系统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安全生产半年总结范文三

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大事故查处力度,事故发生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对瞒报事故的,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进行责任追究。1-6月份,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68起,死亡91人,同比分别上升47.4%和85.7%。

一是健全安全监管体系。落实市委20号文件,9个区市政府、3个经济功能区制定了《关于明确党委政府及其部门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规定》,27个行业主管部门成立行业安全生产委员会,组建20支行业专家队伍,与129个区市、部门和重点监管企业签订了20xx年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的安全生产领导体制和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体系不断健全。

二是落实安全生产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安全月、安全周制度,上半年先后向市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汇报工作4次,召开安委会会议7次,市政府各位分管市长带队对分管行业领域开展督查检查3轮。

三是加强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对全市监管网格进行总体调整,全市352家政府单位、3万余家企业责任制落实情况通过网格化平台公示、检查。开通网格化社区终端,形成了市、区(市)、镇街和社区巡查管理、企业终端为架构的“3+1+1”信息平台体系,监管网格进一步向基层延伸。

四是实施“安全年”行动计划。制定了《20xx年“安全年”行动计划》和《20xx年安全生产治理工作措施和实施计划》等工作意见,成立了安全生产治理指挥分部,建立了指挥体制和工作机制,全面组织开展“安全年”行动六大战役和17个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截止目前,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37266家(次),排查隐患35097处,整改隐患31459处,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17567起;分批51处工矿商贸事故进行了公开曝光。上半年,组织36 名国内专家,对40家涉及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企业进行诊断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2152项,对其中的14项重大隐患进行了挂牌督办并对媒体公布。全市涉氨制冷企业先后关停企业454家,停产整顿243家,促使44家企业改用其他制冷介质,整改力度史无前例。

五是挂牌督办重大隐患。上半年,市级挂牌督办重大隐患267处。市政府分管市长、秘书长和市安办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南京路1号深基坑隐患、青岛碱业股份铁路管线渡桥隐患和14处油气管道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调度。目前,重大隐患整治工作进展基本顺利,要求年底前全部完成整改。

六是加大督查检查力度。今年市安办先后组织开展了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检查督查两轮。4月份开展了第一轮督查,17个督查组共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170 家,排查隐患498处,挂牌督办重大隐患11处。6-8月份组织开展第二轮检查督查,目前已检查企业3446家,排查隐患4963处,发现重大隐患71 处,查处非法违法行为43起,关闭取缔64家。

七是大力实施安全培训。筹建了市安全生产考试中心,启用安全生产培训考核系统,上半年培训企业“三项岗位”人员3万余名。联合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和市直机关工委,对4万余名机关工作人员分级分批进行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和技能培训;对200余名区市政府、部门分管领导、安监局长和360余名镇街领导干部进行了安全培训。

当前,我市安全生产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部分企业红线意识尚未真正确立。一些企业安全发展理念和红线意识不强,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重发展轻安全、重生产轻安全。一些企业为追逐经济利益,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将主体责任、社会责任、安全发展,抛到了脑后。

二是政府安全监管不到位、齐抓共管机制不完善。安全生产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看似完善,但安全生产和社会管理方面还存在严重缺陷,指导思想不端正,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工作要求在基层落不到位。实际监管中还存在着管理盲区、责权不一致等问题;企业与属地政府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还不完善,特别是对驻青企业的监管,属地政府管不了、不敢管、不去管的现象还较为普遍。

三是基层安全检查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基层安全检查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走过场,基层安全监管力量薄弱,懂专业、能执法、会执法的人员少,致使一些重大安全隐患因得不到有效的排查治理。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上级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密织网格。进一步完善建立网格边界清晰、责任明确、资源匹配的全覆盖网格化管理体系,在全市6200个社区(村居)全部开通网格化监管信息平台,每个社区设2-3名安全生产巡查员,将每个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监管部门和网格责任人;将企业各种安全信息和隐患自查自纠情况以及行业主管部门检查、督查情况,随机录入网格化信息平台并上传市安委办,每月通报一次;对重大安全隐患实施分级挂牌督办;将企业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六项法定职责情况纳入网格化监管,凡企业主要负责人未通过网格化系统报告履职情况的,采取约谈、列入“黑名单”等形式对其实施严格监管。

二是强排隐患。强化“隐患险于明火、隐患就是事故”意识,对发现的隐患,坚决排除,做到不手软、不姑息、“零容忍”,责令企业立即或限期整改,并附检查影像资料,录入网格化监管平台。凡是重大隐患在限定时间内未完成整改或停产整顿期间明停暗开的,一律依法从重处罚或关闭取缔。在电视台开通安全警示教育栏目,拓宽举报渠道,发动社会查隐患;坚持“12350”举报热线24小时受理群众举报,接报一起、查处一起,公布查处结果,兑现举报奖励。

三是严追责任。全面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直接处罚标准,违反必罚,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一律责令整改或关停取缔,通过媒体予以曝光。加大隐患整改追责力度,凡是拒不签收隐患整改指令或拒不整改隐患的,或因隐患整改不力导致事故发生的,一律依法严厉追究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责任;凡一年内发生两次一人死亡及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的,纳入“黑名单”,公开曝光。凡瞒报安全生产事故的,一经查实,依法上限重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将每一起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在市安监局网站全文公开,向社会发布新闻。

四是夯牢基础。实施全员化培训,年内全市4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5万企业“三项岗位”人员全部组织一次培训。凡发生死亡事故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再次接受安全强化培训。继续在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涉氨制冷等企业以及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开展“四不两直”式应急预案演练检查,提升应急实战处置能力。加强安全风险管控,严格落实建设项目“三同时”和“零隐患”准入制度;在社区、园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开展安全风险评估,识别风险类型,研判风险等级,提出科学应对措施;对重大危险源实施重点监控。

什么是电气自动化?

自动化是一个将宏观视野融入更大领域的专业。其实电和气动的再生涉及到很多方面,只是你观察不到而已。1.对于交通方面,电气化铁路道路,比如轻轨、地铁、铁路、磁悬浮悬浮列车,包括现在绝大多数的列车,都是通过电气化自动遥控的。x02天空中的飞行器、卫星发射、发射等。2.工业、石油、化工、电力、生产等所有领域。主要依靠气、电自动化进行操作、生产、加工、监督、控制和维护。例如煤制油、煤制氢、煤发电、化肥厂、炼油厂钢铁生产、各种自动化半自动生产线、蒸汽汽车生产、加工、包装、传输、油田采油、天然气日常运行维护、远程监控和程序控制、远程控制系统等。,各方面基本都要用到电空专业知识。3.民用方面,民用警报,3.民用方面,民用报警、火灾报警系统、暖通系统、安防系统、自动加工、配电系统、供电系统、银行系统,包括我们平时的信用卡系统等。必须全部使用电气自动化知识。

滨海鑫富达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滨海鑫富达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是2008-02-29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滨海县通榆镇通化路1号(原通榆化肥厂内)。

滨海鑫富达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320922000045058,企业法人王怀建,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滨海鑫富达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开关箱组装;电线电缆、高低压元器件、电缆附件、建筑五金、桥架母线、仪表、阀门、管件、日用品、水暖器材、照明灯具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江苏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830835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1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2622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滨海鑫富达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滨海鑫富达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西江经济带的区位条件

云南、贵州和广西有丰富的水能资源,贵州还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而广东能源相对比较紧缺,特别是优质的煤两广都缺。位于西江流域上游的大西南现已初步建成以煤炭、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工业为基础和军工相配合的工业体系,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大中城市,增强了西南自身开发的经济基础。西江流域下游地区是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拥有与国际市场紧密联系的区位优势和强大的产业辐射功能。溯西江而上,现代商业文明逐步由广东沿海向西南内地推进,兴起了肇庆、梧州、贺州、南宁、柳州、百色等新兴城市,西江是推动流域经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轴带。云贵地区是中国磷矿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地区,具备建立世界级磷化工基地的条件和基础。该地区还是我国最重要的优质烟草生产基地,云南连续15年实现利税位居中国烟草产业第一、年实现利税最高达380多亿元,贵州轻工业以卷烟工业最为著名,加上广西烟叶生产,诞生了一大批国内外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同时,烟草行业带动和支持了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造就了一大批铝箔厂、造纸厂、化肥厂和印刷厂,推动了烟肥、造纸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工业、烟机工业、烟草复烤工业的快速发展。云南地区还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如亚麻、三七、紫丹等,适宜大规模种植加工,发展生物制药产业,并进而形成种植、加工、研发于一体的生物制药产业链。云南是中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野生花卉资源达2500多种,素有“天然花园”和“植物王国”之称。西江流域具有丰富的太阳能和水资源,利用太阳能和水电发展能源产业,既可以节省石油和煤炭资源,又能有效避免环境污染,是新兴的绿色产业之一。

目前,西江流域上游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资源的潜在优势未能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在贵州六盘水地区和云南的曲靖地区分布着大煤田,但开发程度不够,生产能力远远没有得到发挥,加上区内外运输通道不畅,煤炭运输受阻。红水河水能蕴藏量大,但目前仅有大化、恶滩、天生桥二级等少数大型水电站,西江其它支流上的中小水电站建设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坑口、路口以及负荷区水电发展不足,造成区内缺电,使大量生产能力滞存闲置。贵州东南部和广西大部分地区适于造纸的原料量大质优,发展造纸工业的条件优越,可是造纸工业一直是这些地区的薄弱环节。

西江流域具备天然的生态旅游基础,云南有着众多的旅游资源,如著名的路南石林、大理、西双版纳、三江并流、昆明滇池、丽江玉龙雪山等都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还有大量的省级风景名胜区。从云南、贵州到广西、广东,山川峰林、溶洞、河流、人文景观、民族风情等无数的天然风景名胜构成了域内特有的旅游景观。 有的学者提出一个区域经济学方面的猜想: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初期,大江大河沿边的下游的经济发展速度通常比上游快,因此下游地区往往先行一步,现代化程度较高。分析原因是,由于水流的方向问题,自然资源由上游向下游的流动成本比反方向的成本低,因此自然资源从富裕城市或地区向下游输出是比较经济的。西江流域基本呈现如此分布特征,西江流域流贯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和澳门5个省区,上游有丰富的资源,下游是以穗、港、深、澳为核心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珠江大都会带”,包括广州、香港、澳门、深圳、珠海、佛山、东莞、江门、中山、顺德、南海等城市和117个城镇。西江轴线东起港澳和珠江三角洲,西至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把经济发达的华南和资源丰富的大西南联系起来。西江流域中上游连接大西南经济开发地区,下游河口为珠江三角洲西翼佛山、江门、顺德、珠海、澳门等经济发达地区,是连接沿海发达地区和大西南欠发达地区的黄金地带,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经济带的经济轴线。

虽然同处同一水系和同一源流,西江上、中、下游的经济发展水平反差异常明显。下游、中游和上游构成明显梯度态势。下游的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已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而与它毗邻相望的两个明星城市—香港和澳门,更是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城市,已处于后工业化时期。中游的广西(广东的肇庆也属中游)部分,处于工业化中前期阶段,正待起飞。上游的云贵,经济欠发达,正在为经济起飞做准备。总之,下游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最发达地区,上游和源头的云贵地区却是近乎被人遗忘的角落。如今日积月累的发展差距不但没有收敛的迹象,反而在“马太效应”的作用力下继续朝着两极分化方向发展。西江流域上、中游地区的产业结构层次及产业内部劳动生产率都明显低于下游珠江三角洲地区,意味着前者的产业结构调整任务相当繁重,当前关键在于发展非农尤其是第二产业,承接来自下游地区的产业转移。但是,上游和源头承担着生态屏障的职责,而从下游转移过来的工业又多是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工业,这又加重了中、上游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上游地区工业发展与水环境保护二者之间造成“两难抉择”。为此,需要从全局出发权衡利弊,既要找到适宜的发展路径,又要保护好西江水生态环境。

西江走廊前沿紧接经济发达的广东“珠江三角洲”,背靠桂西北和大西南,具有承东启西的作用,因此,建设西江经济走廊既有利于打开东西通道,推动西部地区接受粤、港、澳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把改革开放由沿海到内地推进,形成跨地区、多元化的开放格局。换言之,沿海与内陆两者都需要有共同的载体,通过一个地带与之衔接。建设西江经济走廊,加强其作为东西地区之间的枢纽作用,使之能更好地担负承东启西的作用,对全局的改革开放发展无疑有着相当重大的意义。

在“西江产业带”的沿江地区中,工业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传统产业中的制糖、有色金属、机械制造、建材、冶金等主要产品,已经具有相当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制药、铝材加工、生物、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发展较为迅速。在已有的区域合作中,“西江产业带” 的形成也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有部分省市已经开始进行产业间的转移与承接,其中距离珠三角较近的广西率先积极打造产业转移基地,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如南宁市最先确定建设广东工业园、广东商业街和澳门商业街等。

西江流域5省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西江流域各地区间已经建立起天然的纽带和经济联系。与广西西江流域接壤的广东粤西和肇庆地区,经济发展在广东仅次珠江三角洲,工业基础、基础设施也比较发达。城市化水平也较粤北、粤东高。而与其接壤的广西桂东南,工业和基础设施也具相当规模。这片地区极具接纳珠江三角洲工业转移的条件。从人文关系上看。西江流域与珠江三角洲同属岭南地域文化,文化传统、生活习俗、道德风尚认同。这一地域操相近的方言,形成相同的风俗习惯,人们往来频繁,有诸多亲缘关系,货物交流早已形成历史习惯。云南、贵州的电力经过贵州天生桥水电站送到珠江三角洲地区。

在2004年的泛珠江三角洲地区经贸合作洽谈会上,西江流域的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澳门5个省区签约金额达到2000亿元,占洽谈会总签约金额的2/3强;签约的项目数占总数的70%以上。这其中相当多的金额和项目是在这5个省区间签订的。从人文关系看,西江流域与珠江三角洲同属岭南地域文化,文化传统、生活习俗都有着高度近似性,语言也大致相近,有利于各地区相互开展合作交流,历史上就往来较为频繁,货物交流早已成历史习惯。目前,在西江干线沿江两岸,已经有不少企业、工业园区自发性沿江而建。经济学家也把眼光投到这一开发上来。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建议,引导珠三角和港澳企业沿江西进,形成上下游依存共赢的产业链。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熊宗仁呼吁,各方应加快西江经济带建设,并将此纳入国家决策。 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速度呈加快趋势。有资料显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江上中游森林覆盖率减少了一半,水土流失面积增大了1.5倍,活动性滑坡和泥石流数量增加了一倍以上,土壤侵蚀面积占总面积的53.08%。强度、极强度、剧烈等级的土壤侵蚀模数分别占全区土壤侵蚀面积的20.09%、17.46%和1.78%。水旱灾的频率和受害面积不断增加。20世纪末期与50年代相比,云、贵两省区的受旱面积分别增加了7.7倍和2.4倍,广西洪涝受灾面积增加了2.76倍。随着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日趋严重。酸雨已危及上中游大部分地区,一般酸雨频率达65%以上,在城市附近和经济发达地区,不少河段的水质已达不到饮用水标准。

迄今,国家尚未对流域生态功能定位进行系统划定,未对跨界断面水功能类别及水质评价要求予以系统明确。在跨省流域功能区未明确情况下,流域内各省根据各自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需要自行对功能区进行划定。由于未能统筹整个流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行政单元各自为政的划定给上下游协调发展带来极大困难,给整个流域生态功能保护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的发挥带来极大制约,也最终导致各自发展的不可持续。甚至出现跨界(尤其是省界)同一断面水功能定位不同、水质评价类别不一致的情况,从而失去了认定流域各行政单元保护与发展的责任义务及协调机制建立的最起码前提。流域协调就是通过机制建立,明确全流域功能定位、各行政单元责任和义务,变行政单元各自发展为全流域互惠共生、和谐多赢。相对于下游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云南、贵州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保留了较为完好的原始生态环境和民族风情,具备较优质的生态基础,因而更易于高起点开发绿色产业经济,走可产业生态发展模式之路,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若乘船从东往西而来,远远映入眼帘的便是浮于西江中央的状如端砚的砚洲岛。传说,在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被誉为包青天的包拯任端州知郡事三年期满离肇庆时,船出羚羊峡,突然波浪翻腾,狂风骤起。包公事感跷蹊,立即查问手下人。原来是端州砚工为了表达他们对包公体恤民情的敬仰,托人送来了一方用黄布裹着的端砚。手下人见是一方石砚,并非金银珠宝,于是便收下了。包公立即取来端砚抛到江中。刹时,风平浪静。后来,在包公掷砚处便隆起了一块陆洲,这就是砚洲岛。包砚的那块黄布,顺流而下,在不远处的西江边形成了一片黄色的沙滩,这就是现在黄布沙。当地人根据此传说,在砚洲岛上建起了一座包公祠,至今犹存,且香火不断。这就是西江二十景之砚渚清风。砚洲包公牌坊过得砚洲,便来到了中国地理书上称之为西江三峡的羚羊峡。西江三峡由羚羊峡、三榕峡、大鼎峡组成。西江的风光,也因有三峡而闻名。西江三峡景色怡人,风光秀丽,从东向西有二十处景点:砚渚清风、羚峡归帆、罗隐下院、桃溪夕照、望夫归石、出入山虎、清风仙阁、归猿古洞、景福花冢、古塔倒影、江楼晚眺、宝塔雨云、白沙夜月、五显渔灯、五马归槽、龟蛇锁江、镇水大鼎、鹅窟涛声、龙舌王侯、榕峡钓台。

羚羊峡北侧的罗隐下院,原是鼎湖山派出的在渡口专门接应上山进香客人的机构,又称憩庵。据史书记载,743年,日本入唐留学僧荣睿拜请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弘法,第五次东渡中,在舟山遇飓风飘流海上,历经艰辛,才在海南岛登陆,后经梧州东到端州(今肇庆市),就在此登上鼎湖山龙兴寺(宋改白云寺),因积劳病重圆寂,后葬于鼎湖山莲花峰南麓。

西出羚羊峡,江面豁然开阔。来到城区江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西江两岸四塔擎天的奇特景观,四座古塔,夹江对峙。诗人郭沫若1961年畅游西江时,留下了四塔擎天天宇稳,七星伴月月宫闲的名句。西江两岸,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北岸是肇庆市区,南岸是高要城区。两个现代化的都市隔江相映,繁华竞逐。

溯江而上,西江大桥一桥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再往前便是大鼎峡和三榕峡。

溯江进入德庆地域,从船上就可以看到四海朝宗的龙母祖庙、历久如新的三元塔等古迹。再往西前行,便来到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锦石山下。锦石山高375米,分两层,上层200米的圆柱石山直插云霄,下层175米的土山相辅。锦石山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远远看去,有不同的景象:有如天然华表,故有人称之为华表石;有如老人,故有人称之为老君石;有如和尚之头,故有人称之为和尚石。其实,锦石山的得名,与史传有关。

蜀ICP备150132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