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出售高质量的氨基酸液、氨基酸原粉、氨基酸微量元素、eddha铁、螯合铁等并支持肥料产品的定制,欢迎来电,免费索取样品!

  • 公司地址
    中国,四川,成都
  • 联系电话
    18681783931

为什么小麦生长后期要施钾肥 钾肥对小麦生长起什么作用

小麦施肥要遵循什么规律?施肥期间要注意什么呢?

小麦施肥有什么规律?要遵循哪些原则?

这个问题村民小江来回答。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全年总产紧次于水稻,位于全国粮食总产排名的第二位。小麦的优质高产来自于根据各地区选择适种的品种,以及日常管理。而日常管理中对小麦的水肥料肥管理,是增加小麦自身抗逆性和高产高质的基础保证。在小麦种植及生长过程中,不留意的种植户会认为小麦施肥是无规律可循的。但只要有心的人会发现其实对小麦的施肥管理是有一定规律和原则的,种植小麦的过程中,一般只要不违背这些原则和打破这些规律,在排除选错种子,和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小麦的稳产稳收和优质增产是有基本保证的。

一:基肥是基础。

基肥也有些地区称之为底肥。是施于小麦种植前的基础性料肥。其施入基肥的目的:主要是为小麦的生发及后续的持续生长提供肥料动力。

基肥的施用可根据种植地块的地力情况,灵活掌握。其主要原则是:以农家肥为主,化学料肥为辅。地力肥沃底子好的田块可以适量少施,地力不高且贫瘠的地块可适量多施、适当加施。基肥的施入应均匀、全面、足量等。这里以地力中等的地块作辅助性建议:农家肥(腐熟的家畜禽、粪肥等)为2000公斤/亩至5000公斤/亩;同时配以1/4至1/5的氮肥混合均匀施入(这取决于农家肥的使用量及地力的基本情况)。对于肥力中等及低下的地块可适量加施氮肥,可加施4至8公斤/亩的尿素,或碳酸氢铵300至500公斤/亩。根据墒情适量施入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和钾肥。

2.种子料肥。

小麦尤其是半冬性小麦,在其出苗后对料水肥的需求更大一些。其吸收料肥主要用途是:增强抗寒抗逆性;促进小麦的根须深入生长;满足其初次分蘖所需的养分。

小麦的种子料肥主要在播种时施入。对于贫脊地块,和基肥施入不足的地块有明显效果。一般可选择性用:尿素3公斤/亩左右;或过磷酸钙5~10公斤/亩;亦或可加播硫酸铵5公斤/亩。建议种子种肥分开施播,先播种肥后再播植麦种子。

三.阶段性追肥。

1.苗期追肥。主要是促苗、匀苗、壮苗、增加其冬前分蘖。小麦出苗后初次分蘖根据墒情追施苗肥碳酸氢铵5~10公斤/亩;或3~5公斤/亩的尿素;亦或农家粪水肥适量。

对于墒情好,地力肥沃苗壮苗齐苗匀的可选择少追肥或不追肥。

2.腊月肥。这种叫法不准确,实际上现在都称之为越冬肥。对于基肥充足或施入过足量苗肥的,可据墒情不施或少施腊月肥。腊月肥的作用是:促根长根;促进分蘖;强苗壮苗;但一般要结合浇防冻水进行施入。一般施入时间段”小雪”前后期,以碳酸氢铵5~10公斤/亩,或尿素3~5公斤/亩。

3.拔节肥。拔节肥施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大蘖成穗及提高成穗率,促进小花分化,促其成大穗成粒多。拔节肥的追施应据其长势而施。

长势一般:植株透性适中;叶色浅绿;叶薄而稀;分蘖一般可配以施水碳酸氢铵10~20公斤/亩,或尿素3~5公斤/亩。

长势较旺的:叶大而壮硕;叶色深绿;分蘖多;株密等则应控水,不适宜追肥,切忌追施氮肥。

长势较弱的:植株较稀;分蘖较弱;叶片稀色淡甚至发黄等,应能入速效氮肥以碳酸氢铵20~40公斤/亩,或尿素10~15公斤/亩施入。

4.孕穗肥的旅入。

因为前期料肥的足量施入,一般少施孕穗肥。建议硫酸铵5~10公斤/亩,或尿素3~5公斤/亩施入。

四:小麦后期生长料肥的追施。

小麦后期根须老化,吸肥能力减弱,一般以(根外追肥)喷施为主。但在其抽穗后仍应追施一定比量的氮磷钾肥。

如乳熟期叶色发黄,伴有早衰、肥肥现象得以不超过2%浓度的尿素液50公斤/亩;对贪青晚熟一的以0.2%磷酸二氢钾溶液50公斤/亩等。亦可在小麦生长后期剧情选择性喷施核甘酸、氨基酸、黄腐酸等进行调节。对提高小麦的品质和产量均有促进作用。

小麦的种植和生长过程中,据墒情长势适时、适期、适量、合理、的补施追施水肥料肥,对小麦的生长和提高产量及品质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循时而施,应时而补,介时而追是对小麦整个生长过程料肥给施的规律。不罔补;不乱施;不漏追是对其生长过程中料肥管理的原则。

老师,氮磷钾在小麦各起什么作用

这个题目太大。简单地说,氮磷钾是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须的三大重要元素,对提高小麦的光合能力和产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在土壤肥力较高的情况下,追施氮肥促进小麦生长发育。二是磷肥是植物细胞核的重要组成物质之一,可促进麦苗早生根、早分糵、早开花,增强抗旱、抗寒能力。三是钾肥,可促进出苗整齐,叶色浓绿,茎干粗壮,生长旺盛。

小麦施肥有什么规律?要遵循哪些原则?

说起小麦的种植,就想起小时候拔麦子的场景,那叫一个多啊,几乎是家家每年都会种小麦。不过,随着近些年经济作物的大面积推广,小麦的种植面积是越来越少,但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安全方面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麦种植要想获得高产,施肥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既要了解小麦的营养特点和需肥特性,还要结合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因地制宜地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一、小麦的营养特性及需肥规律

1、小麦对氮、磷、钾的平均吸收量

在中等肥力的土壤,每生产500千克的小麦籽粒需要吸收氮(N)15千克、磷(P2O5)6.25千克、钾(K2O)12.5千克,然后减去土壤中自有的养分,从理论上讲,达到500千克的产量,施肥量应该小于前面的数字。

2、小麦对养分吸收的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

小麦的周年期生长,要经历出苗、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和成熟这几个明显的生育时期。在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两个对养分极其重要的时期,需要我们格外注意,就是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

(1)小麦的养分吸收临界值

当某种养分达到临界期时,可能需求量并不是很大,但小麦此时却对养分非常敏感, 如果此时缺少这种养分,那么过了临界期,再怎么补充该养分,都无法挽救已经造成的损失。

不同的养分,临界期的出现的时期也不尽相同 ,氮素的临界期出现在分蘖和幼穗分化期,磷素出现在三叶期,钾素出现在拔节期。

(2)小麦的养分最大效率期

小麦养分的最大效率期也因营养元素的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别。氮素的养分最大效率期出现在拔节前至孕穗期,磷素的最大养分效率期出现在抽穗至扬花期,钾素的最大养分效率期则出现在孕穗期。

二、小麦施肥遵循的原则

在了解了小麦的营养特性和需肥规律后,我们在实际的小麦种植中,就要根据这一规律,结合土壤、环境因素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总结起来,小麦的施肥要把握一下几个原则:

(1)增施有机肥,有机与无机配合施用的原则

农家肥的来源广泛,而且成本较为低廉,但是却具有养分全、供肥期长、有机质含量丰富等特性,在给小麦提供养分的同时,还能够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因此,为了小麦能够获得高产,在施肥时就必须增施有机肥,尤其要注重前茬作物的秸秆还田。

(2)依据土壤肥力合理施肥原则

不同肥力的土壤,施用相同数量肥料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因此,在施肥时要有所区别。薄地要多施肥,肥沃的土壤可适当减少施肥量,这样才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达到均衡增产的目的。

(3)依据不同时期的需肥特性施肥原则

在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 ,要根据小麦不同生长期的需肥特性进行按需合理施肥。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重施基肥,适时适量追施苗肥:充足的基肥可以促进麦苗早发,以有机肥和磷、钾肥的全部作为基肥,氮素的施用量为全年总施肥量的一半左右作为基肥。一般情况下,中等肥力的土壤,每亩施用一定量的有机肥,然后配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0~40千克左右,至于复合肥选用硫基还是氯基,可根据实际的经济实力因素确定。也可以亩施10千克尿素、过磷酸钙40千克、氯化钾10千克代替复合肥的施入都是可以的。

返青肥、孕穗肥施肥有讲究:对于返青肥的施用,要根据苗情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对于长势弱的麦田,应重施和早施返青肥,以促进分蘖成穗;如果麦田长势较为健壮,为了减少无效分蘖过多,茎叶徒长,群体过大而导致后期出现倒伏,要适当控制返青肥的施用。

拔节孕穗期是小麦一生中生长最旺盛的阶段,对养分的需求量较大,此时期缺肥或过量施肥都会对小麦的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 。缺肥会导致小麦植株出现早衰现象,而施肥过量又会导致小麦徒长,不利于幼穗的分化和发育。因此,在施肥时,要根据土壤肥力、前期施肥、小麦苗的长势、天气等因素综合考虑施肥量。一般来说,在拔节孕穗期每亩施用10千克尿素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比较明显。

生育后期注重根外追肥:在小麦的生育后期,要结合病虫害的防治,在施用化学药剂的同时,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混合溶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喷三防”管理工作,对于延长功能叶的功能期,提高粒重有显著效果。

小麦施肥时,既要考虑土壤肥力、小麦自身对养分的需求及环境因素外,还要根据小麦的实际长势,科学合理的制定施肥方案。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您是如何施肥的呢?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同探讨小麦施肥的话题。

小麦需要什么肥料

1、氮:分蘖期是小麦氮素营养的临界期,分蘖期缺氮,分蘖发生困难,从而减少有效穗数。幼穗分化期对氮的需求量高,如缺氮则小穗小花数减少,退化小花增多,若追施化肥,可延长分化时间,增加穗粒数。

2、磷:小麦对磷素敏感。早期的磷素营养对植株及根系生长极为重要,是小麦磷素营养的临界期,磷肥可显著增加分蘖与次生根数,提高苗期的抗寒性。

3、钾:小麦拔节孕穗期是钾的吸收高峰期,拔节孕穗期追施钾肥能增加根量,茎秆粗壮,防止后期叶片早衰,提高籽粒粒重和蛋白质含量。

4、其它:小麦正常生长还需要钙、镁、硫、硼、锰等微量元素。在土壤供应不足时,施用相应的肥料效果明显。缺硫的土壤施含硫的肥料,能提高面粉的品质。土壤缺硼时,小麦雄性器官发育受阻,不结实,施硼后则开花结实正常。

扩展资料:

生长环境

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耕层较深,有利于蓄水保肥,促进根系发育。土壤结构是指固体(有机体和无机体)、液体、气体的组成比例,它与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养分有着密切关系,如沙土、重粘土结构不良,难以形成高产。

冬型品种适期的日平均温度为16~18℃,半冬型为14~16℃,春性为12~14℃。温空的高低受地理纬度和海拔的影响,即纬度和海拔愈高,气温愈低,播种期可早些。

小麦长日照作物(每天8至12小时光照),如果日照条件不足。就不能通过光照阶段,不能抽穗结实。小麦光照阶段在春化阶段之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小麦

在小麦生产中,施肥方面主要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有农户说,小麦生长需要氮磷钾元素,用复合肥养分比较全面,有利于小麦生长,磷酸二铵中只有氮和磷。也有农户说,一亩地用100斤二铵,小麦需要的磷元素多,二铵含磷量大,用二铵更能促进小麦分蘖,土壤中也不缺钾,单用二铵小麦产量也不错,价钱也合适。

小麦要想高产,氮磷钾缺一不可,磷酸二铵中不含钾元素,当土壤中缺钾,又不补充时,小麦吸收不到钾,抗性也会降低,而复合肥中有氮磷钾。和单施磷酸二铵相比,直接施入复合肥更省事一些,一亩地用到80斤,前提是要选到正规的复合肥。但并不是说磷酸二铵不能用了,注意三个方面,效果会更好。

第一, 磷酸二铵中含磷量多,64%的配方中含有46个磷,在底肥施入之后,可以满足小麦整个生长过程中的需求,一般可以用到50~60斤,也没必要用太多,磷过量反而影响其它微量元素的吸收,造成磷过剩。

第二,小麦需要的氮也很多,磷酸二铵中的氮还不够。因为底肥在充足的氮肥基础上,幼苗长势壮了,才能多分蘖和增加抗性,磷和钾元素的作用才能表现出来。而且充足的氮肥还能加快秸秆腐熟,避免播种后秸秆腐熟消耗过多的氮肥,导致麦苗发黄。所以,除了磷酸二铵中的氮肥,还应再加入20~30斤的尿素。

第三,关于钾肥,有些农户认为北方土壤中不缺钾,秸秆腐熟之后也含大量的钾,这些都能供应小麦吸收了。但是这些年随着小麦产量的提高,以及氮和磷施入多,土壤中氮磷钾的比例也改变了,土壤中的钾也会减少。为了小麦长成壮苗,我认为在底肥中适当施入一些钾肥还是很有必要的,一亩地可以用10~15斤氯化钾。

小麦底肥用50~60斤二铵、20~30斤尿素加10~15斤氯化钾,这是一个不错的肥料配方,综合配比能满足一般小麦地块的需求,而且这个配方相比较会更经济一些。

种小麦用什么肥料好 种小麦肥料选择

1、小麦的底肥建议用中氮、高磷、低钾的复合肥,因为这是根据小麦生长的生理需求决定的,前期需磷肥比较多,氮、钾较少,所以底肥施高磷的肥料,在小麦的拔节期再追施氮肥和钾肥,效果比较好。

2、小麦最怕胎里廋,施足底肥很关键,所以在耕地时需要增施有机肥,土杂肥的同时需要撒施三个十五的复合肥或者小麦专用肥五十公斤。

3、返青期根据小麦长势一般可追施尿素8-10公斤,苗旺不缺肥地块可不追施。

4、拔节期和孕穗期每亩追施尿素十五到二十公斤。

5、后期叶面喷肥,在小麦后期可喷施0.5-2%磷酸二氢钾,氨基酸类,腐殖酸类,海藻酸类叶面肥,可有效提高植株抗逆性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蜀ICP备150132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