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是农民养活了城市的居民,对此你怎么看?
在我国十几亿的人口中,农民占了绝大多数。因此在农村里,就经常说听到老人说“农民种地养活了城里人”,对于这种说法,也有人仔细推敲过,这不只是在赞扬农民的伟大,更像是在鸣不平。还有很多城市的朋友则认为是“城里人开工养活了农村人”,那么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认为的。
城里人养活了农村人的观点
新浪微博网友:bbjmmj观点
听过的最可耻的说法,就是农村人养活城里人。城市周边都有大量耕地用于种植农作物,城市自古就是自给自足的,直到建国,城里人的资产收归国有,土地收走分给农民,城里人才不得不吃农村人种的粮食。现在动迁,农村人拿到的补偿款,顶城里人一辈子的工资,而城里人则背上房债,养活了不劳而获的农村人。还有比这更可耻的事吗?
知乎网友:陈峰观点
我们城里人不印钱,谁给你孙子交学费?
我们工人不造锄头。谁给你们农民做工具!你们不都得饿死?
我们工人不造化肥。谁给你们农民灌溉农作物,你们不都得饿死!
知乎匿名网友:
1, 农民种田又不是白给城市里人吃的,既然是买卖 有什么好说的 你种田用的种子 化肥 农药哪个不是城里人给的 别人也没说什么 如果我们城里人不提供xx yy zz 你们农民连田都种不成这种鬼话.
2, 现在主要的商品粮供应都是那几个产地 许多都是国营大企业 跟个体的农民关系真不大 倒是没有农民种菜的话 城里人真的要很难受的
3, 国内粮食价格比国外粮食价格高 如果农民真的都不种田了 倒是不用顾忌搞补贴了 也许城里人的粮价还会降下来 至于饿死 就很难说了 短期内不可能 长期内也不能说死。
知乎网友:saszhsuzh
没有铁匠,谁给你打锄头?
没有工人,谁给你造农机?
没有科研人员,谁给你改良种子弄化肥?
没有商人,你怎么把产品卖出去?
没有官员,谁给你发补贴?
知乎网友:罗斯巴德d
人家城里人买粮食又不是不给钱,好像人家白要你的粮食似得,天下又不是只有你这里有粮食,而且你种粮食不也是为了交换城里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衣服,电子等)吗
知乎网友:雨霖铃 观点
身为城市人,我也曾经觉得这种说法无懈可击,直到我看了一位经济学老师写的书,里面的观点让我虎躯一震————工业的发展使“农民”在“农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下降,今天的“农民”仅仅是“农业”的一环而已。
今天的农业是很依赖科技的。水利,化肥,农药,农机,抗寒技术(比如温室大棚),优良种子的研发和培育,优良品种的研发和培育,饲料的升级……诸如此类,方方面面。“农民”在粮食生产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而“科技”在粮食生产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
而现代科技的重头,还是城市。现代化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多数诞生在城市中。大多数科技人才,是这里培养出来的。
再说,城市人吃的粮食确实是农民种出来的,但农民生活必需的很多东西也确实是城里人研制和生产出来的。农民和城市人都是劳动者,二者应该是互相需要和互相协作的关系,而不是谁以谁的恩人自居的关系。
在工业时代,如果农民还在认为“农民不种田,谁养活城市人”,那么农民就把自己的重要性夸大了。
知乎网友:李彦君
的确不需要农民啊,中国需要的是农业技术工人。所以,把土地交给公司去运作吧!!农民在土地上,既浪费了土地又浪费了农民的劳动力!!
知乎网友:凌叫兽
首先,农民完全不种田是不可能的,难道农民自己不吃吗?其次,即使假设农民只种植足够自己吃的粮食,那么农民从何处获得收入来满足本身的消费需求?医疗、教育这些你不会真的幼稚到觉得国家会给你包了吧?所以如果中国农民不种地,那么后果就是第二、第三产业从业者只能购买相对昂贵的外国粮食来吃(稻米、土豆、其他杂粮等),生活成本被推高。附带效应是逼迫更多有能力的人移民海外。而中国农民,则会彻底沦为世界上最没用前途的一群人,永世不得翻身
农村人养活了城里人的观点
新浪微博网友:小马过河SNS
不论在任何时代 时代如何进步 满足充足的食物 永远都是人类生存的第1要务 头等要解决大事,粮食安全 食物自给 即国家安全,城市发展的繁荣 都是靠外界的物质能量输入 而实现的, 城市发展 永远也离不开农村农民,城市人 都是靠农村人 养活的。
新浪微博网友:用户5831612226
没有农民工哪来美丽的城市,没有农村人,哪来的城市人,都是农村人养活了城里人,供给食物……
新浪微博网友:Spellgood
希望有一天,“城里人”“农村人”这些词会从我们的语言中消失。农民贡献最多,所得最少;受难最重,含冤最深。农民种的粮食养活了全国人,却一直被视为二等公民。农民被户口焊在地里,进城就成了盲流和可疑分子,而一但饥荒来临,最先饿死的就是农民。这个国家,欠农民的最多
有专家说:是农民种田养活了城里人。这是对的,一点逻辑思维也不混乱。大家仔细想想,上至总统皇帝,下至平民乞丐;每一个人都离不开食物,大家劳累奔波,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捞到一点吃的,以此来维系生命的延续!
当然很多城里人说自己也很辛苦,每天也要有很大的压力,但拿着城里的工资,和农民的工作调换,有多少人能够愿意?不愿意就罢了,但现在城里人对农民的歧视心理却从来没有减少。在过去农民种地还要交纳公粮,这些公粮为的就是养活城里人。现在公粮虽然不交了,但粮食价格却一直都没有上涨,农民还是舍弃自己的利益养活了城里人。不然粮食价格上涨,利益损失最严重的还是城里人。
当然国家自有国家的打算,只希望国家能够重视农民的养老保障,不要让那些交纳公粮的老人心寒。对此,你怎么看呢
其他观点:
观点一:为什么说城市人要靠农村人养活?
会答这个问题我们要讨论一下,什么是养活?我理解养,实际就是物质供给,活就是人要活着,除了需要喘气之外,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得吃饭,人才能正常的活着。
由此可见,城市人生产的工业产品,都是人在活着以后而服务的,不能吃,而农村人生产的农业产品,如:粮食蔬菜水果,都是可以吃的,通常人们说城市人靠农村养活,是指人民基本需求吃饭来说的。
什么事情都要用一分为二唯物主义辩证法来看,如果在当前人口增长的情况下,专靠古老的农业生产方式,每亩地生产那二三百斤粮食,是养活不了那么胖大的城市人口的,只能靠那些不靠农业生产的城市人,搞的那些肥料农业技术和机械,才使得粮食产量增产,而养活人民。
所以,得出结论,无论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都在为人民活着而努力奋斗,就目前来看,城市人离开农村人活不了,农村人离开了城市人生活也不会十分幸福,因此,请不要把城市人和农村人进行分离,他们是谁也离不开谁。
观点二:
城市人与农村人一样都是劳动者,都在为社会创造财富,只不过创造的财富有所不同,一个是农业产品,而另一个是工业产品,所以应该说:农村与城市根本不存在着谁养活谁的问题。这是一。
其二,劳动本身有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分,这是分工的不同,所以产生的效益(成果)有大有小,产生了富与穷,强与弱,这也没有存在着谁养活谁的问题!
三,脑力劳动者,一般情况下领导着体力劳动者,也就是说脑力劳动者有取得劳动剩余价值的优先权,也存在着剥削体力劳动者的剩余价值的情况,但双方也不存在着谁养活谁的问题。
四,综上几点,农村人的农产品是个老产品,几千年了,这老产品是个老价格,它的价格不太合理,而且定价权不在农民手里,所以农民较穷。而工业品是个新产品,城市人掌握着工业产品的定价权,所以价格较农产品高,生产工业产品的城市人才会比农村人富裕。
总的来说,城市人与农村人,不存在着谁养活谁的问题。
观点三:
每一个合法职业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农民也一样。每个人选择从事某个职业,都受自身、家庭、社会各种因素限制。但人们选择职业一定有个共性:尽可能喜欢且收入可观。当然,干喜欢的事还能拿高收入,只有少数人能做到。绝大多数人,选择某个职业和喜好关系不大。哪个工作,都有委屈,有快乐,随意抬高或贬低某个职业,不提倡。
农村和城市本就不是对立的,不同地区,农村和农村差距很大,同一个乡镇,川区和山区有很大差距,同一个村子,不同家庭之间也有差距。但总体来说,城市文明优于农耕文化。
一个留不住企业、留不住富人、留不住人才的地方,穷人不是容易生存,而是更难生存。穷人想要致富,最基本得能找到工作干,而工作岗位大都是企业、富人、人才才能提供。农村,能留住的企业、富人、人才很少,所以就业岗位少之又少,年轻人自然而然放弃土地跑去能提供更多岗位更高薪水的城市。
城里人不种地,城里人吃什么?中国是一个粮食净进口国,每年需要进口数百亿元美元的粮食和肉制品,如果国际环境发生变化,国际进口渠道中断,这对国家安全极其危险,所以国家划定了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舌尖上的安全”。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解放大量自给自足的农业人口,让专业的农业技术人才承包土地科学化、规模化种植养殖是大势所趋。
对于农村人养活了城里人还是城里人养活了农村人?您怎么看?点赞和投出你的看法吧!
2010年3.4月化肥价格走势。
你好朋友这个问题我还没有具体分析过不过你可以适当关注这几方面的信息,相信一定会对你有帮助的。一是原料氮磷钾的价格,二是政策面,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我想是会影响这一年行情的,只是现在还没有出台。三是煤气电油的价格,运输价格。粮食价格。四是进出口价格关税价格,调整,以及国际行情。留一个联系方式吧我的“扣扣号”是:1465425
氮肥
我国氮肥的年生产能力6000万吨,国内需求5000万吨,是世界三大氮肥供应国,氮肥受国际影响较小的,而我国氮肥80%是靠煤生产的;煤也就是主要影响其价格的因素,煤近年来产业调整,调整后小的煤矿关闭,国内产量骤然下降无法满足内需,导致煤价格上涨,当然这只会影响到中长期的行情。然而从去年12月下旬开始,尿素市场出现了见顶回落迹象,市场开始走软,元旦过后也无大的起色。目前尿素出厂报价大多为1760~1830元(吨价,下同),高的在1850元左右,山东、河南等地实际成交价在1750~1770元的水平。近期尿素市场有所走软,主要原因有四点:
一是前期价格涨幅过大,涨速过快。自去年10月初尿素市场开始启动以来,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尿素价格就普遍上涨了200~300元,高的超过了400元。此次的大幅上涨,虽然有成本增加、淡储启动、整体物价上涨等合理成分,但也有一定的非理性因素和炒作成分。
二是出口预期落空。去年12月中旬,国家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010年1月1日起,我国尿素淡季出口关税由10%下调到7%,当时有不少人对1月份的尿素出口预期很乐观。但从目前情况看,实际出口情况却并不理想。在我国出口关税下调后,国际采购商价格也随之下调,采购时间推迟,企业基本没有达成新的出口订单。再加之从2月份开始,我国尿素出口又要按110%的旺季税率征收关税,出口大门将再度被关闭。
三是复合肥企业采购积极性下降。现在复合肥企业已采购了相当多的尿素,现在不急于采购。
四是前期价格虚涨居多,高端报价基本有价无市。出厂价格涨到1800元以上后,经销商观望情绪明显加剧,生产厂家采用明稳暗降的方式来稳定价格,实际高端价格真正成交的很少。
后市看,尿素市场的这种疲弱盘整走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由于煤炭价格居高不下,天然气供应紧张,尿素出厂价跌破1700元的可能性不大。
磷肥
磷肥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家,磷的生产主要是硫磺和磷矿石,近年来的产业调整,磷矿石的开采也是产业调整很重要的一方面后期磷的供需平衡以及价格走势也是会随之而变动的。上周(1.4-1.8)国内黄磷市场价格局部地区继续上涨,湖北、贵州两省受限电影响较大,上涨比较明显,四川省外发运输影响较大,云南省省内电炉大部分停产,外发运输相当紧张。1月30日春运开始,预计1月下旬西南三省黄磷铁路外发运输将更加紧张。西南三省电力紧张情况预计将持续到春节后。
国内主要产区运行情况:云南省:本周省内开工电炉稀少,开工率1成左右,省内库存不多,净磷主流洽谈价格维持在15500-15800元/吨,部分订单16000元/吨,外发铁路运输十分紧张,昆明地区净磷价格维持在15500-15800元/吨,玉溪地区15500-15800元/吨,楚雄15600-16000元/吨,红河15500-15900元/吨,曲靖15600-15800元/吨。
四川省:本周省内销售情况一般,外发运输车皮紧张,外销企业基本供应前期订单,省内净磷主流洽谈价格14500-14800元/吨,省内到厂主流价格维持在15000-15300元/吨。外销净磷主流洽谈价格15600-15700元/吨。攀枝花地区外发车皮紧张,外销净磷15600-15700元/吨;什邡地区到厂价格15000-15300元/吨;德阳地区14900-15000元/吨;绵竹14800-15000元/吨;马边地区受成本大幅上涨到底大部分企业停产,部分现货净磷14900-15000元/吨;石棉地区14800-15000元/吨;凉山14800-15000元/吨;乐山地区14900-15000元/吨。
贵州省:本周省内电力供应情况日趋紧张,局部地区开始电炉开始停产检修,净磷主流洽谈价格15500-16000元/吨。瓮安地区净磷15800-16000元/吨;开阳地区15500-15800元/吨;息烽地区15700-16000元/吨;福泉15800-16000元/吨;黔西地区15900-16200元/吨。
湖北省:本周省内限电严重,大部分企业停产检修,预计供电紧张将持续至春节后期,省内现货供应略有紧张,净磷主流洽谈价格17000-17200元/吨。神农架地区16500-16800元/吨,现货稀少;宜昌地区16800-17200元/吨;丹江口地区17000-17300元/吨;武汉17000-17500元/吨。
国内主要采购市场运行情况:
江苏省:常州、无锡、江阴、连云港地区主流到站价格16800-17200元/吨,徐州地区16900-17300元/吨,省内成交量不大,小单成交较多。
山东省:大成站主流到站价格维持在17000-17400元/吨,泰安17200-17400元/吨,下游客户采购量不大,部分企业表示近期订单无法按时到达,对生产影响较大。
江西省:主流到站价格维持在16800-17100元/吨,散装黄磷到厂价格在16500-16700元/吨。
后市分析:预计下周我国黄磷市场将继续缓慢上涨,国内主要产区湖北省由于限电力度加大省内企业基本停产,维持消化库存态势;云南省受限电影响,电炉开工率1成左右,运输铁路紧张以及1月30日春运开始,两省黄磷供应量将忽略不计。四川省少数外销企业由于订单接满至2月份,待发现货较多,对下周市场影响有限。因此贵州省将成为1月我国黄磷主要供应方,其省内近期限电力度加大,导致产量大幅下滑,必将推动后期黄磷价格继续上涨。预计下周我国黄磷市场涨幅在100-300元/吨。
钾肥
钾肥我国主要的生产集中在青海,60%靠进口,刚刚和俄罗斯签订的350万吨合约成交价格为385美元,而以往供应我国钾肥的另一经销商还没有和我国签订合同,若最终跟进价格,那近年的钾肥供应还是比较充足的,如果最终签订的价格远高于前者,有可能俄罗斯会放弃已签订的合同,造成我国近年钾肥市场供应的紧张。
2009年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化工各行各业受到严重的冲击,化肥行业也难逃此难。不过可喜的是,近日,国际肥料工业协会在其公布的《全球化肥供需短期展望2009~2010》报告中称,金融危机和农产品价格下滑对全球化肥需求产生了很大影响,估计2009年全球化肥消费量大于供应量,销售链库存大大减少。随着全球经济回暖,农产品价格上调,国际肥料工业协会预计全球化肥供需将在2010年全面回暖。带您回顾2009化肥市场并且对2010年化肥市场进行探究。
回顾2009化肥市场走势
2009年上半年化肥市场处于萧条状态
从网友在线调查中发现自从8月份以来化肥市场一路下滑,有的大商家由于积货太多已经损失相当多。从价格方面来比较,不管是进口还是出口、或是国产的,都在受股市的带动。相比8月份来看,有的化肥已经降了差不多一半价格每吨。要是按这样下去,市场处于萧条,农民耕种土地的热情没有以前高,导至销售成一个问题,而屯货的商家急于把它卖掉,已免再次降价,于是越卖越便宜。再加上屯货的商家不敢大量屯积化肥而工产不敢大量生产,再说,源料也在萧条。所以按情况发展下去,在09年的化肥价格要到下半年秋季才有好转。
2009年下半年化肥市场渐好
各类化肥价格均出现小幅上涨,价格启动较往年提前了1-3个月,各个化肥企业产品供应趋紧,甚至复合肥企业也纷纷计划开车。例如,各地区尿素价格在上周末到本周初出现幅度较大的上涨,目前部分地区报价到达1650-1700元/吨以上,涨幅30-50元。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1.西南地区供气紧张,众多气头企业降低负荷甚至停产,导致部分地区供应出现紧张2.前期北方大雪,导致部分企业原材料和产品运输困难,成本上升3.电价上调,导致部分老的煤头企业的用电成本上升20元/吨以上4.出口市场的价格上调至270美元/吨左右,上调了8-10美元/吨因此,出口的拉动和成本的上升是导致近期厂家提价的主要原因。但由于经销商目前仍然在顾及产能过剩和运输成本的情况,拿货仍然不是很积极,库存水平较低。从投资机会上来看,市场分析认为,目前的化肥价格有成本支撑,所以回调幅度有限。考虑目前经销商库存依然较低,明春的尿素将受需求拉动,行情依然可期。同时考虑到发改委已经宣称今年内不进行气价调整,如果明年初进行气价调整,气头企业成本将快速上涨,届时尿素价格有可能出现较大上涨,煤头占比多的企业将受益最多。
观点:由此可见,经过金融危机的袭击,2009年上半年化肥市场趋势很紧张,但下半年日趋渐好,这给2010开了好头。
2010年化肥市场前景看好
《2010年关税实施方案》的出台、氮肥价格具有刚性上涨趋势、磷肥市场前景可期等众多因素足以证明,化肥市场的未来是光明的。下面编辑为您深探化肥的未来市场。
2010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分配给化肥企业带来好消息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2010年化肥关税配额进口总量,2010年可分配的化肥关税配额总量分别为:尿素330万吨、磷酸二铵690万吨、复合肥345万吨,较去年没有发生变化。
据了解,目前国内尿素的成本每吨为1460元左右(气头)和1500多元(煤头)。而国际市场上尿素价格在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的带动下有所上涨,目前价格每吨在300美元以内。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尿素出口非常有利,新的出口政策将给产能膨胀的中国尿素行业带来利好消息。
业内人士认为,新的关税政策提升了化肥出口的价格空间,提高了企业在明年化肥淡季时出口主动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化肥企业的销售压力,因为企业出口一直是在关税与国际市场差价间博弈。由于国际市场看好明年的氮肥和磷肥市场回升,给产能过剩的中国氮肥、磷肥企业注入强有力的兴奋剂。因此,明年氮肥和磷肥的出口将进一步加大。
钾肥价格具有刚性上涨趋势
目前的尿素价格水平对于部分用无烟块煤为原料的小氮肥企业仍然没有利润空间,故有较强支撑。天然气的紧张以及其明年强烈的价格上涨预期也将使氮肥价格具有刚性上涨趋势,我们预计尿素价格2010年有望达到1800元/吨的均价。
磷肥市场前景可期预计盈余550万吨
IFA预计2009年全球磷矿石供应量将下降至1.58亿吨,由于西欧、东亚、美国、大洋洲进口量下降,全球磷矿石出口量将下降三分之一,降至2000万吨。2009年全球磷酸供应缓慢恢复,增长4%至3940万吨(折纯P2O5,下同)。2009年磷酸产能达到4660万吨P2O5,2010年产能将达到4730万吨,中国将贡献净增长量的三分之二。鉴于磷酸铵、重钙生产恢复,全球磷肥产能有望在2010年达到3660万吨。2009年全球磷肥盈余690万吨,2010年盈余550万吨。
钾肥进口形势难测
2009年全球钾肥供应受到重创,国际钾肥进口量降至30年最低,销售量明显低于消费量,开工率仅为50%,2009年全球钾肥产能仅增长4%至4180万吨(折纯K2O,下同),预计2010年全球钾肥产能有望达到4310万吨,中国、加拿大、智利、俄罗斯和约旦是主要扩张国,2010年钾肥供应有望达到3860万吨。2009年预期钾肥盈余1260万吨,2010年盈余1080万吨,且北美、拉美和西亚钾肥消费已经恢复,中国钾肥进口形势难测。
观点:总体看,2010伊始,化肥进口关税配额分配给化肥企业带来好消息,给化肥企业带来好兆头。接下来2010年全球合成氨和钾肥贸易将恢复,乌克兰将继续受天然气供应干扰。美国、西亚、拉美、欧洲及西亚地区尿素需求将强劲增长。2010年全球生产和贸易形势将有所改观。
化肥放一年之后还可以用吗
如果是存放在避光、低温、干燥处,包装袋完好无损,化肥存放一年之后还可以给农作物施用。由于化肥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会慢慢分解,并挥发出氨气,因此氮肥的肥效会略有降低(磷钾肥的肥效降低不明显)。
该种小麦了,化肥却涨了,尿素、复合肥为何集体反弹?能涨多久?
该种小麦了,化肥却涨了,尿素、复合肥为何集体反弹?能涨多久?
这两年化肥价格一直持续走高,各方面原因,俄乌战争,还有疫情影响,交通不畅,关键粮食价格也涨了,所以很多东西都是相辅相成的,以前大家经常说一斤麦子换一斤化肥,这句话很有道理,现在小麦1.54元,尿素1.3元,根本不算涨价,我们不能老是盯着化肥涨价了,关键现在粮食价格也很高,小麦1.54元,玉米1.3元,综合来看化肥就应该涨价,大家说对吗?
8月份化肥持续降价,大家爱搭不理,根本不理会,大家始终认为还会降价,我们的心态就是买涨不买跌,这是大家的共同特点,涨价的时候争相购买,落价的时候大家等待观望,希望继续落价,什么东西都是这样,都有一个度,涨到一定的时候就停止了,落价也不可能一直落,总有稳定的时候,适当的时候该出手时要出手,我是9月3号拿的货,价格是最合适的,现在一直涨价,很多人骑虎难下,马上开始农忙了,该种麦子了,必须进货,贵贱也得进,所以很被动。
只要尿素涨钱,其他化肥就会跟着涨价,所有化肥都是以尿素为原料,尿素涨价带动其他化肥涨价,现在化肥又开始新一轮涨价模式,很多人也是无可奈何,涨价也得进货,因为下一步要卖,收完玉米种小麦,化肥是首选。
前一段时间便宜的时候没有进货的,大家期盼继续降价,因为已经到边缘了,现在开始反弹很多人开始后悔,有用吗?所以无论何时必须适合而止,不可能一直降价,什么东西都会有个度,到一定时候就是涨价,大家说对吗?
大家的欲望无止境,便宜还想便宜,根本没有边缘,尿素最便宜的时候2100多,结果没有人进货,几天时间涨了4、500现在大家捉急忙慌,天天问什么时间适合冬储,这不是白问吗?谁也无法掌握市场,目前市场瞬息万变,我们根本无法预测,大家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