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出售高质量的氨基酸液、氨基酸原粉、氨基酸微量元素、eddha铁、螯合铁等并支持肥料产品的定制,欢迎来电,免费索取样品!

  • 公司地址
    中国,四川,成都
  • 联系电话
    18681783931

近代复合肥 复合肥的概念

化肥如何分类,各种类型的用途和特点

氮肥

氮肥 合成氨 氨水 液氨 尿素 长效尿素

尿素(工业用) 过碳酰胺 缓释尿素 含硫尿素 异丁叉二脲 氯化铵

硝酸铵 硫酸铵 碳酸氢铵 增效碳酸氢铵 硝铵磷锌 硝酸钙(农用)

磷肥

磷肥 双烧磷肥 钙镁磷肥 重过磷酸钙 过磷酸钙 颗粒磷肥

富过磷酸钙 硫磷铵 白磷肥 磷酸氢钙(农用)

钾肥

钾肥 氯化钾(农用) 硫酸钾(农用) 增效硫酸钾 生物钾肥 高钾喷施肥

五氯钾镁肥 磷酸二氢钾(农用)

复合肥/复混肥

复合肥 钙镁磷钾肥 氮钾二元复混肥 硝酸铵钙 硝酸铵磷 磷酸二氢钾型复合肥

氮磷钾复合肥 磷酸一铵 磷酸二铵 高浓度磷复肥 磷酸二氢钾铵 磷铵钾复合肥

磷铵硼肥 尿基磷铵 氯化钾铵 花肥 氮磷钾三元复混肥 高浓度复合肥

硝酸磷肥 硝酸磷钾肥 混配复合肥料 复混粉状肥 硫酸钾复合肥 三元含硫复合肥

含氮普钙 专用复合肥料 水稻专用复合肥料 烟草专用复合肥料 西瓜、甘蔗复合专用肥 玉米专用肥

大豆专用肥 棉花专用肥 蔬菜专用肥 氯基三元复合肥 硝基复合肥 复合肥

多元液体复合肥 稀土复合肥 复合氨基酸液肥 BB肥 复合氨基酸粉 氨基酸复合肥

尿基复合肥 有机复合肥 硅钙磷肥 硅钙肥 气肥 有机无机复混肥

果树专用肥 香蕉专用肥 地瓜专用肥 缓施复合肥

微量元素肥料

微量元素肥料 混合肥料 锌肥 稀土微肥 硼肥 硅肥

硫镁肥 叶面肥 高效叶面肥 农用硫酸锌 氨基酸锌

腐殖酸

腐殖酸 黄腐殖酸(纯) 硝基腐殖酸 腐殖酸钠 硝基腐殖酸镁 硝基腐殖酸钙

硝基腐殖酸铵 腐殖酸铵 腐殖酸硼 腐殖酸镁 腐殖酸硼镁 腐殖酸钙

腐殖酸磷肥 小麦专用肥 烟草专用肥 腐殖酸复合肥 腐殖酸液肥 茶叶专用肥

育秧专用肥 专用肥 氨基酸固肥 氨基酸系列混肥 冲施肥 有机磷肥

有机无机磷肥 有机肥

生物肥

生物肥 复合微生物肥 液体微生物肥料 生物有机肥 高效生物菌肥 复合微生物菌肥

海藻肥 生物复肥载体 生物肥 生物磷钾肥

其他肥料

分类常识

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或兼可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中国早在西周时就已知道田间杂草在腐烂以后 ,有促进黍稷生长的作用.《齐民要术》中详细介绍了种植绿肥的方法以及豆科作物同禾本科作物轮作的方法等;还提到了用作物茎秆与牛粪尿混合,经过践踏和堆制而成肥料的方法。在施肥技术方面,《氾胜之书》中有详细叙述,强调施足基肥和补施追肥对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唐、宋以后随着水稻在长江流域的推广,施肥经验日益积累,从而总结出“时宜、土宜和物宜”的施肥原则,即施肥应随气候、土壤、作物因素的变化而定。随着近代化学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各种化学肥料相继问世 。18 世纪中叶 , 磷肥首先在英国出现 。1870年德国生产出钾肥。20世纪初合成氨研制成功。随后 ,复合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和长效肥也先后出售。由于化肥数量和品种的增多及质量的提高,农业生产中的肥料总投入量日益增大,作物产量也相应提高。

肥料品种繁多,根据肥料提供植物养分的特性和营养成分,分为无机肥料、有机肥料和有机无机肥料 3 类。无机肥料分大量元素肥料(N、P、K),中量元素肥料(Ca、Mg、Na、S)和微量元素肥料(Fe、Mn、Zn、Cu、Mo、B、Cl)。大量元素肥料又按其养分元素的多寡,分为单元肥料(仅含一种养分元素)和复合肥料(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养分元素),前者如氮肥、磷肥和钾肥;后者如氮磷、氮钾和磷钾的二元复合肥以及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有机肥料包括有机氮肥、合成有机氮肥等。中国习惯使用的有人畜禽粪尿、绿肥、厩肥、堆肥、沤肥和沼气肥等。有机无机肥料即半有机肥料,是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通过机械混合或化学反应而成的肥料。由于一种肥料常有多种属性,除上述分类外,还有常见的其他分类方法:①按肥料物理状态可分为固体和流体肥料。固体肥料又分为粉状和粒状肥料。流体肥料是常温常压下呈液体状态的肥料。②按肥料的化学性质,可分为化学酸性、化学碱性和化学中性肥料。③按肥料被植物选择吸收后对土壤反应的影响,可分为生理中性、生理碱性和生理酸性肥料。④按肥料中养分对植物的有效性,可分为速效、迟效和长效肥料。

为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化学肥料生产除继续增加产量外,正朝着高效复合化,并结合施肥机械化、运肥管道化、水肥喷灌仪表化方向发展。液氨、聚磷酸铵、聚磷酸钾等因具有养分浓度高或副成分少等优点,成为大力发展的主要化肥品种。很多化学肥料还趋向于制成流体肥料,并在其中掺入微量元素肥料和农药,成为多功能的复合肥料,便于管道运输和施肥灌溉(喷灌、滴灌)的结合,有省工、省水和省肥的优点。随着设施农业(如塑料大棚等)的发展 ,蔬菜、瓜果对二氧化碳肥料的需求量将逐步增多。但是,长期大量地施用化学肥料,常导致环境污染。为了保持农业生态平衡,应提倡有机肥与化肥配合使用,以便在满足作物对养分需要的同时避免土壤性质恶化和环境污染。

使用化肥是农业生产获得高产稳产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化肥投入量逐渐增加已表现为一种普遍的趋势。人们使用化肥的品种也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复合化等方面发展。就通常而言,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肥主要有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复混肥和中微量元素等。 化肥种类繁多,其性能、作用也各不相同。如能对其进行科学分类,将明显地有利于化肥的合理使用。由于工作要求不同,所采用的分类方法也不一样。其中按化肥的成分来划分,则是最常用的一种分类法。另外也可以按肥效快慢、化肥形态、化肥在水溶液中的酸碱反应等来分类。 按化肥的成分,可将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肥划分为以下几类: (1)氮肥。它以可被植物利用的氮素化合物为主要成分。这类肥料按其中所含氮化合物形态的不同,又可细分为铵(氨)态氮肥、硝态氮肥、硝铵类氮肥、酰胺态和氰氨态氮肥等。 (2)磷肥。这类肥料以植物可利用的无机磷化物为主要成分。在生产实践中,一般又根据其溶解性质细分为水溶性磷肥、枸溶性磷肥和难溶性磷肥。 (3)钾肥。以含可溶性无机钾化物为主要成分。 (4)复合肥。这类肥料含有氮、磷、钾三种要素中两种或全部营养元素。 (5)复混肥。它是根据生产需要,将若干种营养元素,经过机械加工而制成的肥料。 (6)微肥。指含有效态硼、锰、铜、锌、钼、铁、钴等微量营养元素的肥料。

世界农业从以前到现在一共变了什么?比如说农药的,肥料的,方法的或者科技的变化。

农药的使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大体上可分为利用天然物质和利用化工产品两个阶段。

天然物质的利用 自古以来人类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经常遭受各种生物灾害的侵袭。古代人在同有害生物的斗争中,不断寻找各种防治方法,在利用植物、动物、矿物的有毒天然物质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并流传下来,这就是化学防治方法和农药的起源。例如中国西周时期的《诗经·豳风·七月》里有熏蒸杀鼠的叙述,约公元前 240年成书的《周礼》载有专门掌管治虫、除草的官职及所用的杀虫药物及其使用方法。古希腊诗人荷马也曾提到硫磺的熏蒸作用。中国在公元前5~前2世纪成书的《山海经》中,有礜石(含砷矿石)毒鼠的记载。公元 533年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里有麦种用艾蒿防虫的方法。公元900年前,中国已知道利用砒石防治农业害虫,到15世纪,砒石在中国北方地区已大量用于防治地下害虫和田鼠,在南方地区用于水稻防虫,这在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里有详细记述,当时砒石已有工业规模的生产。明代李时珍收集了不少有农药性能的药物,载于其名著《本草纲目》中,从16~18世纪,世界各地陆续发现一些杀虫力强的植物,其中最著名的有烟草、鱼藤和除虫菊,至今仍在大量应用。

农药专用产品的出现 近代化学工业出现以后,化工产品逐渐增加,其中不少被作为农药试用。同时,农业科学试验开始发展起来,农药的应用逐渐有了科学依据。除硫磺粉早有应用外,1814年发现石硫合剂的杀菌作用,1867年发现巴黎绿(含杂质的亚砷酸铜)的杀虫作用。19世纪中期,欧洲的葡萄酿酒业遭到葡萄霜霉病的严重流行而发生危机。1882年法国的P.米亚尔代发现用硫酸铜和石灰配制的波尔多液,具有良好的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效果,及时拯救了酿酒业,米亚尔代因比被赞扬为民族英雄,成为农药发展史上一个著名的事例。1892年,美国开始用砷酸铅治虫,1912年开始以砷酸钙代替砷酸铅。农药逐渐从一般化工产品的利用发展到专用品的开发,在化工产品中农药作为一个分类的概念开始形成。20世纪初,随着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农药的开发逐渐转向有机物领域。1914年德国的I.里姆发现对小麦黑穗病有效的第一个有机汞化合物即邻氯酚汞盐,1915年由拜耳股份公司投产,这是专用有机农药发展的开端。20~30年代,有机合成化学和昆虫学、植物病理、植物生理等生物科学的进步,为有机农药的研究开发创造了条件。30年代以后,有机农药品种开始增多,在用途上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分类概念也逐渐确立。尽管一些早期品种的药效不够理想,应用规模不大,但农药作为专用化学品已相当明确。1931~1934年美国的W.H.蒂斯代尔等发现了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的优良杀菌作用,开发出有机硫杀菌剂的第一个品种系列福美双类,标志着农药研究开发已达到专业化系统化阶段。农药工业迅速发展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农业生产中种植业的发展离不开肥料。中国的农业已经有了1万年的悠久历史,古代称肥料为粪,施肥则成为粪田。我国的农田施肥大约开始于殷商朝代,主要根据出土文物中当时已有罱河泥的木制工具以及殷商甲骨文中已有表示屎、壅等字形记载,并有施肥可以增产的卜词。到战国时期已经重视并强调农田施肥了。我国古代最多是利用动物粪便作为肥料,到战国和秦汉又利用腐熟人、畜粪尿、蚕粪、杂草、草木灰、豆萁、河泥、骨汁等。在汉朝已很重视养猪积肥。

常识性介绍氨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微量元素肥料的有关知识

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中国早在西周时就已知道田间杂草在腐烂以后 ,有促进黍稷生长的作用.《齐民要术》中详细介绍了种植绿肥的方法以及豆科作物同禾本科作物轮作的方法等;还提到了用作物茎秆与牛粪尿混合,经过践踏和堆制而成肥料的方法。在施肥技术方面,《氾胜之书》中有详细叙述,强调施足基肥和补施追肥对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唐、宋以后随着水稻在长江流域的推广,施肥经验日益积累,从而总结出“时宜、土宜和物宜”的施肥原则,即施肥应随气候、土壤、作物因素的变化而定。随着近代化学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各种化学肥料相继问世 。18 世纪中叶 , 磷肥首先在英国出现 。1870年德国生产出钾肥。20世纪初合成氨研制成功。随后 ,复合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和长效肥也先后出售。由于化肥数量和品种的增多及质量的提高,农业生产中的肥料总投入量日益增大,作物产量也相应提高。

肥料品种繁多,根据肥料提供植物养分的特性和营养成分,分为无机肥料、有机肥料、有机无机肥料三大类。无机肥料分大量元素肥料(N、P、K),中量元素肥料(Ca、Mg、S、)和微量元素肥料(Fe、Mn、Zn、Cu、Mo、B、Cl)。大量元素肥料又按其养分元素的多寡,分为单元肥料(仅含一种养分元素)和复合肥料(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养分元素),前者如氮肥、磷肥和钾肥;后者如氮磷、氮钾和磷钾的二元复合肥以及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有机肥料包括有机氮肥、合成有机氮肥等。中国习惯使用的有人畜禽粪尿、绿肥、厩肥、堆肥、沤肥和沼气肥等。有机无机肥料即半有机肥料,是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通过机械混合或化学反应而成的肥料。由于一种肥料常有多种属性,除上述分类外,还有常见的其他分类方法:①按肥料物理状态可分为固体和流体肥料。固体肥料又分为粉状和粒状肥料。流体肥料是常温常压下呈液体状态的肥料。②按肥料的化学性质,可分为化学酸性、化学碱性和化学中性肥料。③按肥料被植物选择吸收后对土壤反应的影响,可分为生理中性、生理碱性和生理酸性肥料。④按肥料中养分对植物的有效性,可分为速效、迟效和长效肥料。

为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化学肥料生产除继续增加产量外,正朝着高效复合化,并结合施肥机械化、运肥管道化、水肥喷灌仪表化方向发展。液氨、聚磷酸铵、聚磷酸钾等因具有养分浓度高或副成分少等优点,成为大力发展的主要化肥品种。很多化学肥料还趋向于制成流体肥料,并在其中掺入微量元素肥料和农药,成为多功能的复合肥料,便于管道运输和施肥灌溉(喷灌、滴灌)的结合,有省工、省水和省肥的优点。随着设施农业(如塑料大棚等)的发展 ,蔬菜、瓜果对二氧化碳肥料的需求量将逐步增多。但是,长期大量地施用化学肥料,常导致环境污染。为了保持农业生态平衡,应提倡有机肥与化肥配合使用,以便在满足作物对养分需要的同时避免土壤性质恶化和环境污染。

二元复合肥种类有哪些

二元复合肥是化肥的一个品类。

化肥是近代文明中,根据农作物生产所必须的三种大量元素开发出来的一种农资产品,主要有:氮、磷、钾三种。比如现在常用氮肥有尿素、硝酸铵、碳酸氢铵等;钾肥有氯化钾等;磷肥有钙镁磷肥等。

在一种化学肥料中,同时含有N、P、K等主要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料。含两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叫二元复合肥料,含三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叫三元复合肥料,含三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叫多元复合肥料。

二元复合肥即为含有两种元素的复合肥。如现在使用的硝酸磷,即是既含有氮肥,又含有磷肥的二元复合肥。

复合肥的有效成分一般用分析式表示,即N-P2O5-K2O表示相应的养分百分含量。如15-15-15表示含氮、磷、钾各15%。几种状分的总和称为养分总量,总量高于30%的习惯上称为高浓度复合肥。国家规定,总养分量要在25%以上的复合肥才能作商品出售。目前许多地方生产的复合肥多为混合复合肥,其养分总量多在30%以下。

蜀ICP备150132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