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龙虾塘里水草上长清苔怎么治?
青苔防治
1、推迟清塘。改冬季清塘为春季清塘,即2月至3月初气温回升后,清除过多的塘底淤泥,厚度不超过15厘米,待晒塘20天后进行清塘。用1.5公斤/亩的硫酸铜溶于水遍浇池底和池坡,5天后向池内注水10厘米左右,再用150公斤/亩左右的生石灰兑水全池均匀遍洒。
2、培肥水质。在清塘消毒结束7-10天后,开始施肥培肥水质,抑制青苔生长。
3、分批投放螺蛳。螺蛳一次性投放量过大,则不易培肥水质。可在清明前后投放一部分,以后逐步适量投放。
4、搭配放养鱼类。在虾池中适量搭配放养一些细鳞斜颌鲴等刮食性鱼类,可以吃掉水体中的部分青苔。并通过这些鱼类的活动,降低水体透明度,可进一步抑制青苔的生长。
5、青苔大量发生时,除人工捞除外,可在青苔集中的区域直接将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泼洒在青苔上进行杀灭,并在3-5天后泼洒生石灰一次,用量为5-10千克/亩。值得注意的是,青苔大量死亡腐烂,对底质造成污染之后,应采用换水、调水、改底的方法,对水质和底质进行改良。
青苔产生的原因
1、清塘不彻底。若前一年发生过严重的青苔问题,虾池冬季存有积水,翌年开春没有排干,养虾前又未能清塘和晒塘,此类虾塘青苔发生率极高,危害程度也较大。
2、池水过瘦。虾苗放养前养殖池没有施肥或施肥不足,致使池水过瘦,引起青苔滋生。
3、大量施肥。若水草长势不够理想或发现青苔已有所发生,采用大量施肥的方式进行肥水,施肥后青苔的生长加快。
4、过量投饵。盲目投喂使饲料过剩后沉积在池底,发酵后引起青苔滋生。
5、其它过量施用磷肥和施用未发酵的有机肥,使水体生态收到破坏;或在移栽水草、螺蛳时,将青苔带入虾池中。
我想问问肥水能处理青苔吗
肥水能处理青苔,在放苗前开始培肥水质,再追肥,注意控制水体的透明度,可抑制青苔的发生。
在放苗前开始培肥水质,瘦水池或新建池塘应施足发酵充分的有机肥,待水温回升后,单胞藻类迅速繁殖形成优势种群的同时降低水体透明度,避免水体透明度高,阳光直射池底,造成青苔的滋生。养殖前期,视水色变化适时追肥,注意控制水体的透明度,可抑制青苔的发生。
更多关于肥水能处理青苔吗,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如何处理虾塘池底“青苔很多、水肥不起来、池水很清”?
南方地区气温高,老虾塘水色很不稳定,不仅对虾难以生存,而且优良微藻也培养不起来。这时候如果施肥,则越施肥料,塘水越清。原因是肥料问题,特别是化肥,进入水体后,很快会被底生藻类吸收,优良浮游藻类就得不到营养。池塘水体越浅,池水越清,水色越培养不起来,因为阳光能直射水底,底生藻类得以疯长。一旦形成了恶性循环,只能放水重新施肥了。所以,肥水时一定要一次性进水并达到最高水位,这样可以减少底生藻类被阳光直射后疯长的机会。
另外在施肥时,使用的肥料不能单一,要按塘底本身的营养程度,考虑是老塘还是新塘,是泥底还是沙底,而施用不同的有机肥或无机肥。现在,有的养殖者把化肥在进水口用吊袋将发酵的鸡粪吊在塘边追肥,可以很好地解决浮游藻类生长问题。
7月份,虾塘的青苔多,这有什么影响?
七月了,青苔多。说明问题如下:1、水不够肥,正常在七月的温度下及前期积累的氨氮化合物作用下水体很容易肥起来并且透明度不会高,青苔不会起来。之所以有青苔就是新塘遇到连续阴雨天。或是种植的轮叶黑藻等耐高温的底层水草非常旺盛吸收氨氮化合物非常快。导致光线直接照射到底。2、成活下来的虾非常少。没有足够的虾活动导致底层比较平静给青苔提供了合适的生长环境。针对两种不同情况可以相应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