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肥如何制作
可以做生物有机肥的原料有很多,农村家里养的畜禽产生的粪便、农作物的秸秆或者是城市生活垃圾还有农副产品等等,这些都是可以作为原料的,再以发酵菌种剂进行搭配,添加微生物菌剂,进行加工就可以制成生物有机肥了。
二、生物有机肥腐熟的标准
生物有机肥的堆温降低,物料疏松无臭味,稍有氨味,堆内产生白色菌丝这些表现就是腐熟的标志。

三、生物有机肥制作的步骤
1、准备好主要物料和辅料等:主要物料可以是水果渣子、酒糟、剩饭菜等等。辅料是树叶杂草、稻草等都可以,要将辅料干燥粉碎,高碳等。原料和辅料的配比为7比3
2、生物菌种用量不需要很多,一般为0.2%~0.5%之间。
3、按要求将益富源生物发酵菌种、主料和辅料全部混合均匀。水分不要太高,在63%就可以了,物料成团的时候有少许水就行。
4、环境温度要控制在15℃以上,堆成宽1.5~2m、高0.6m左右、长度不限的堆,并用棍在堆内打通气孔。
5、堆积发酵一星期左右,中途翻动1-2次,发酵完成后可以直接使用。

在生物有机肥的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水分的控制,因为水分在其中是起到关键作用的,一定要合理判断,最终制作出来的生物有机肥才会有很好的效果和作用
我想学习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流程?
一、有机肥发酵原理
指在人工控制和一定的水分、C/N和通风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废弃有机物转变为肥料的过程。
二、有机肥发酵方法
1、厌氧发酵: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主要利用厌氧微生物进行的堆肥化过程。最终产物除腐殖质类有机物、二氧化碳和甲烷外,还有氨、硫化氢和其他有机酸等还原性物质。工艺简单、不需进行通风,但反应速率缓慢,堆肥化周期较长。
2、好氧发酵:在人工控制和一定碳氮比例(C/N)、水分、温度和通风的情况下,通过微生物将有机质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过程,这类堆肥无臭无蝇,反而有淡淡的泥土味。
三、有机肥发酵工艺
1、静态条垛堆肥:无需翻堆,能够确保堆体有效的达到高温和病原菌体灭活,缩短堆肥周期。
2、动态条垛堆肥:通过人工或机械定期翻堆,来确保堆体好氧状态。
3、反应器堆肥:在一个容器或几个容器进行,能够有效地控制温度,水分,从而监控堆肥发酵程度。
二、有机肥常见原料
1、植物源
(1)秸秆类:常见的原有玉米秸秆、小麦秸秆、豆秸秆、水稻秸秆。含有高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大分子物质,氮磷钾等养分含量较低(除豆科类),单独用这类物料做有机肥的罕见,一般用来增加发酵物料的有机质,调节碳氮比。这类原料比较丰富,价格低廉,但因这些物料多存在农业从事散户手中,大面积收购比较困难,且季节性较强,全年生产需提前备货。
(2)粕类:有豆粕、棉粕、蓖麻粕、花椒粕、花生粕等多为农产品加工产业的下脚料,多为辅料。粕类为原料的有机肥可称得上为高端有机肥,因其多为饲料级,原料成本较高,发酵腐熟不易控制。
(3)菌糠:俗称蘑菇渣,金针菇渣、平菇渣、杏鲍菇渣等,原料多为酒糟、玉米芯、稻壳粉、麦麸、豆粕及配一些营养元素。菌糠有机质高、富含菌体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生长素,做有机肥在肥力效果较好。
2、动物源
(1)动物粪便:羊粪、猪粪、牛粪等都是比较好的有机肥原料。有机质含量高,但由于纤维含量少不易分解。使用时要经过充分腐熟发酵,高温杀灭病虫卵、菌和杂草种子。
(2)动物加工废弃物:加工废弃物,甚至是养殖废弃物等也能成为有机肥的原料。通常采用的是无公害生物降解法。
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
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主要是其中有机肥从生产原料到半成品的生产工艺。
在生产上主要应用的生产工艺有两种,一种是平面条垛式堆肥工艺,一种是槽式好氧发酵工艺。此外,实验室小规模试制还有采用密封箱/罐式发酵。
1、平面条垛式堆肥工艺。
生产流程图:原料处理–加菌–混合–建跺–翻堆–二次加菌–混合–检验–包装–出厂
优点:投资小、工艺相对简单
缺点:占地面积大、腐熟不彻底、二次污染严重。
2、槽式好氧发酵工艺。
生产流程图:原料处理–加菌–混合–入槽–翻堆–二次加菌–混合–检验–包装–出厂
优点:腐熟彻底、产品质量高、二次污染小
缺点:设备投入大、投资大
有机肥制作工艺流程
有机肥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首先要把畜粪等原料进行发酵腐熟,整个发酵的过程中可将里边的有害菌种进行杀害,也是整个有机肥制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其次要利用有机肥粉碎设备半湿物料粉碎机来对原材料进行初步分解。
配料是肥料生产中的关键步骤。其主要作用是按比例添加合适的配料,使有机肥料有机质含量丰富,质量提高。物料搅拌均匀之后要进行造粒,也是整个工艺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物料通过干燥过程中获得高温,再接下来就需要冷却。
有机肥
专指以各种动物废弃物(包括动物粪便;动物加工废弃物)和植物残体(饼肥类;作物秸秆;落叶;枯枝;草炭等)为原材料,采用物理、化学、生物或三者兼有的处理技术,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包括但不限于堆制;高温;厌氧等)。
有机肥经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植物残体加工之后,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富含大量有益物质,包括: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
有机肥的生产工艺
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可以简单分为前处理、一次发酵、后处理三个过程。
前处理:堆肥原料运到堆场后,经磅秤称量后,送到混合搅拌装置,与厂内生产、生活有机废水混合,加入复合菌,并按原料成分粗调堆肥料水分、碳氮比,混合后进入下一工序。
一次发酵:将混合好后的原料用装载机送入一次发酵池,堆成发酵堆,采用风机从发酵池底部往上强制通风,进行供氧,同时2天左右进行翻堆,并补充水分(主要以厂内生产、生活有机废水为主)和养分,控制发酵温度在50C~65C,进行有氧发酵,本工程一次发酵周期为8天,每天进一池原料出一池半成品,发酵好的半成品出料后,准备进入下一工序。
后处理:进一步对堆肥成品进行筛分,筛下物根据水分含量高低分别进行处理。筛下物造粒后,送入由沼气池沼气供热的烘干机,进行烘干,按比例添加中微量元素后搅拌混合后制成成品,进行分装,入库待售。筛上物返回粉碎工序进行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