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肥是怎样诞生的?
有的时候地壳里汇聚着大量的钾盐,这正是人们在工业上十分需要的原料。到了这一步以后,就已经不是土壤的神秘力量,不是植物在决定钾旅行路线,不是南方的烈日把它聚集在盐湖的岸上,——在工业里已经是人类亲自在指挥钾原子走上新的循环路线了。
整整100年前,有一位天才的化学家利比喜看到钾和磷在植物体里的功用,所以他常说:“田地没有这两种元素就不会肥沃。”于是他脑子里浮起了当时认为是幻想的一种想法,他认为应该对土壤施肥,应该预先算出植物可以利用的钾、氮、磷的盐类的分量,用人工方法把这些盐类施加在土壤里。
19世纪40~50年代的农业界不接纳利比喜的这种想法,说他这种思想是在“开玩笑”,再加上利比喜建议当肥料用的硝石,当时是用帆船从南美洲运来的,价钱非常贵,谁也不买。磷肥的来源——磷矿——当时也不知道,利比喜建议把骨头碾碎当磷肥用,价钱也太贵。而且钾的用法也不清楚,只偶尔有人收集点植物灰来撒在田地里,乌克兰农民很早就知道把玉蜀黍秆烧成灰,撒在田里,他们没有科学的指导,完全是凭经验和独到的智慧,体会到这种灰对于庄稼的重大作用。
从那时候起过了许多年,肥料的问题成了全世界各国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土壤能否肥沃,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人是不是能把植物从土壤里摄取来的各种物质充分送还给土壤,把人从田地里取走的壳物、藁草、果实等所含的物质充分归还给土壤。到了如今,钾就成了农业上最需要的元素之一了。
钾肥的制取
原料钾是在地壳中含量占第七位的元素。但是,它在矿石、土壤、海洋、湖泊和江河中的含量都很低。具有经济价值的钾盐矿,是内陆海在干燥条件下,蒸发水分后干涸的沉积矿床。最主要的沉积钾盐矿有钾石盐(KCl、NaCl混合物)、无水钾镁矾(K₂SO₄·2MgSO₄)、钾盐镁矾(K₂SO₄·MgSO₄·3H₂O)和光卤石(KCl·MgCl₂·6H₂O)等。一些含钾的井水、湖水和卤水,也是钾肥原料的来源。氯化钾 工业生产以钾石盐矿精制加工为主,在某些国家和地区采用光卤石为原料,少数国家从卤水提取。钾石盐矿富集和精制 由钾石盐矿富集氯化钾有三种方法:①浮选法,是应用最广泛和最经济的方法。其过程(见图)
钾肥是以脂肪胺作为浮选剂,进行多次粗选,再进入精选系统进一步精制,底流返回粗选系统。②溶解结晶法,是利用氯化钠和氯化钾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将氯化钾母液加热后与钾石盐混合。此时,氯化钾全部进入溶液,而氯化钠进入溶液较少,冷却后析出氯化钾结晶,经分离、洗涤和干燥即得产品。母液返回系统。如需制得工业用氯化钾精品,可用再结晶的方法精制,氯化钾纯度可达到99.9%。③重液分离法,是利用氯化钠和氯化钾的密度不同,选择密度介于两者之间的重介质,把磨细过的钾石盐矿置于其中,氯化钾上浮,氯化钠下沉,达到分离的目的。
光卤石富集和精制 光卤石资源较丰富,但因它含钾量不高(纯光卤石仅含氧化钾17%),加工能耗较高,且大量副产氯化镁不易处理,故在氯化钾生产中所占比例不大,其富集主要有两种工艺:①冷溶法,含有氯化钠等杂质的光卤石矿在20~25℃下用水或淡盐水浸取,氯化镁首先溶出,当溶液中氯化镁含量增加时,溶入的一部分氯化钾会再结晶出来。所得氯化钾是含有氯化钠的混合物,用富集钾石盐的方法进一步加工制氯化钾。②热溶法,在约100℃水中溶解光卤石,在分离不溶物之后进行冷却结晶得氯化钾。
含钾卤水加工 含钾卤水包括含钾湖水、含钾井水和盐田卤水等。以色列和约旦利用死海卤水,中国利用青海省察尔汗盐湖的卤水生产氯化钾。工艺是卤水在盐田里自然蒸发,直至约90%的氯化钠结晶出来;再将卤液移入另一组盐田,经蒸发、结晶得光卤石,再以富集光卤石的方法制取氯化钾。
硫酸钾 主要用可溶性硫酸盐钾矿为原料,少数国家和地区用氯化钾为原料制取。硫酸盐钾矿加工 无水钾镁矾和软钾镁矾等是可溶性硫酸盐钾矿,采用与钾石盐矿富集相类似的方法进行处理即可用作肥料。制纯硫酸钾时,可以用氯化钾与可溶性硫酸盐钾矿进行复分解反应:
K₂SO₄·2MgSO₄+4KCl==3K₂SO₄+2MgCl₂
然后将溶液蒸发即可结晶出硫酸钾。
明矾石综合利用制硫酸钾、氧化铝和硫酸,在苏联已有工业生产,在中国也有小规模生产。明矾石矿经磨细后,进行煅烧还原,分解出二氧化硫,用以生产硫酸。还原物料用碱液浸取,溶出硫酸钾和氧化铝,按铝矾土加工的拜耳法制氧化铝。溶液进一步蒸发、结晶和干燥,得到硫酸钾产品。此法在有明矾石资源而缺少铝矾土资源的地方有经济价值。
由氯化钾制备 用硫酸分解氯化钾制取硫酸钾并副产盐酸,反应分两步进行,其反应式为:
KCl+H₂SO₄→KHSO₄+HCl (1)
KHSO₄+KCl→K₂SO₄+HCl (2)
第一步反应是放热反应,在约200℃下进行;第二步反应是吸热反应,需要在600~700℃下进行。此法能耗较高,材料腐蚀问题比较严重,只有在需要盐酸的地区或国家用此法进行生产,如美国和比利时。
综合利用 富集精制钾石盐矿时,大量副产主要含有氯化钠和少量氯化钾的废卤液,将其泵送至人工筑堤的围场内,靠自然蒸发,以结晶固化。
光卤石加工过程中还大量副产含氯化镁的废液,其处理更加困难,因为依靠自然蒸发、结晶、固化需要很长时间。在以色列用水解和煅烧的方法处理含氯化镁的废液,生产氧化镁和盐酸实现了工业化。氧化镁用于生产耐火材料,盐酸用于生产磷酸。
怎样自制钾肥
方法如下:
1、吃剩下的水果皮、厨房剩下的烂菜叶。你可以找个类似小桶、盆罐类的容器,把果皮、菜叶放进去,然后再拌入三分之二的沙土,然后用塑料带封严,夏季季节沤一个月即可成为腐殖土,既可做追肥,也可以直接栽花的。
2、将吃剩下的鸡骨、鱼骨等,放入在水中浸泡一整夜洗去盐分,注意将这些骨头多浸泡些时间,去除上面的盐分,否则很容易引起土壤发霉。然后用高压锅蒸煮20分钟,取出捣碎就成了骨粉,骨粉经过腐熟后,掺入一半的沙土,就成了营养含量比较高的基肥,这些东西含磷比较丰富,对这些植物来说简直就是宝贝。
3、喝剩下的残茶水、淘米水泔水(最好用金宝贝发酵剂发酵后施用)和草木灰水,洗牛奶瓶子水。等都是上好的钾肥,可直接用来浇花。都是含有一定的 氮、磷、钾等营养成分,用来浇灌花木,即能保持土质水,又能给植物增添氮肥养料,能促使根系发达,枝繁叶茂。
4、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草木灰肥料因草木灰为植物燃烧后的灰烬,所以是凡植物所含的矿质元素,草木灰中几乎都含有。其中含量最多的是钾元素,还含有钙、镁、硅、硫和铁、锰、铜、锌、硼、钼等微量营养元素。
扩展资料:
过量施用钾肥的害处:
1. 过量施钾不仅会浪费宝贵的资源,而且会造成作物对钙、镁等阳离子的吸收量下降,造成叶菜“腐心病”、苹果“苦痘病”等;
2. 过量施用钾肥会造成土壤环境污染,及水体污染;
3. 过量施用钾肥,会削弱庄稼生产能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钾肥
中国的氮肥 磷肥 钾肥 主要生产原料分别是什么?
1,氮肥原料:
煤或天然气、空气、水,天然气、煤炭。
2,原料:
磷肥生产的主要原料是磷矿和硫酸。
3,钾肥原料:
钾元素以及一些含钾的井水、湖水和卤水,也是钾肥原料的来源。
扩展资料:
其他用途:
调节花量
为了克服苹果地大小年,遇小年时,于花后5-6周叶面喷施0.5%尿素水溶液,连喷2次,可以提高叶片含氮量,加快新梢生长抑制花芽分化,使大年的花量适宜。
疏花疏果
桃树的花器对尿素较为敏感但嘎面反应较迟钝,因此,国外用尿素对桃和油桃进行了疏花疏果试验,结果表明,桃和油桃的疏花疏果,需要较大浓度才能显示出良好效果,最适合浓度为8%-12%,喷后1—2周内,即能达到疏花疏果的目的。
但是,在不同的土地条件下,不同时期及不同品种的反应尚需进一步试验。
水稻制种
在杂交稻制种技术中,为了提高父母本的异交率,以增加杂交稻制种量或不育系繁种量,一般都采用赤毒素喷施母本以减轻母本包颈程度或使之完全抽出;或喷施父母本,调节二者的生长,使其花期同步。由于赤霉素价格较贵,用其制种成本高。
人们用尿素代替赤霉素进行实验,在孕穗盛期、始穗期使用1.5%-2%尿素,其繁种效果与赤霉素类似,且不会增加株高。
防治虫害
用尿素、洗衣粉、清水4:1:400份,搅拌混匀后,可防止果树、蔬菜、棉花上的蚜虫、红蜘蛛、菜青虫等害虫,杀虫效果达90%以上。
尿素铁肥
尿素以络合物的形式,与Fe2+形成螯合铁。这种有机铁肥造价低,防治缺铁失绿效果很好。此外叶面喷0.3%硫酸亚铁时加入0.3%尿素,防治失绿效果比单喷0.3%硫酸亚铁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氮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磷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钾肥